在歷史的本位面上,西晉開國功臣陳騫評價牽弘時是這么說的:牽弘這個人啊,只會打仗,過于迷信武力。這樣的人做個武將挺好,但主政一方就會粗暴行政,引起百姓不滿。放在內地也就罷了,要是放在邊境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就會惹出大亂子。
應該說,陳騫的評價很公允,至少在這個時候,身在復興軍后陣的關彝就明顯的感到,這個牽弘,真的很會打仗。
“本將乃大魏隴西太守牽弘,敵將請通名!”
“本將乃大漢涪陵郡兵曹從事趙毅!”
“趙?趙從事,您這白馬銀槍驍勇善戰的樣子,讓牽某想起了一位威震華夏的大英雄!敢問,長坂英雄趙子龍是你何人?”
雖然是在戰場上,但被敵人以崇敬的語氣問到自己的那位英雄爺爺,趙毅的情緒不自覺的發生了轉變——殺氣以幾何速度開始下降,警惕心也消散了許多。
“勞牽太守過問,常山趙子龍正是家祖。”
“原來如此,失敬失敬!好叫趙從事得知,先父牽招,字子經。昔年也在劉玄德帳下聽令,與令祖上有過一段同袍之誼。”
“哦,牽子經大名,毅曾聽家父……嗯?牽弘狗賊,你敢詐我!”
為何趙毅突然失態?原來,在兩人敘舊的時候,牽弘的騎兵隊已經悄悄分為兩隊,一支大約七百人的騎兵,已經脫離了大部隊,開始向著趙毅的隊伍沖刺了!
“哈哈哈哈我的兒,不要說為叔欺負你。你那些騎兵,要不是腳下有那踏腳的相助,絕對擋不住為叔三個沖刺。誰讓咱們兩家是世交呢。為叔就不難為你了,這七百羌騎就陪侄兒你練練手吧,為叔還有要事,失陪了!”
作為精于戰陣的大將,牽弘敏銳的看出本方步兵隊已經陷入到極危險的局勢之中。雖說本方的右翼以不足對方一半的兵力打得敵人的左翼連連后退,但誰讓人家兵多陣型厚呢,雖然處于頹勢,但距離崩潰還很遙遠。
右翼打不開局面,本方的中線也在緩緩后退倒也罷了,關鍵是本方的左翼,跨得太快了。再這么下去,對方這鶴翼之陣,有一只翅膀就要合攏了!
唯一能扭轉這種局面的,只能是自己的這支騎兵。所以,牽弘知道自己的任務很重,時間很緊。他根本沒時間來陪趙毅玩!
“也不知道那些騎士雙腳踏的東西是什么?這仗打完了一定去弄幾套來好好研究一番。我有預感,有了這個東西,我隴西軍的騎兵,其戰斗力將有一個極大的飛躍!”
拋開腦袋里不合時宜的想法,扭頭看了看雖然極為不甘卻又無可奈何的趙毅隊。牽弘的嘴角扯了扯:“我的兄弟們,有沒有膽子跟著我去沖陣擒殺敵人的總大將啊?!”
“嗚嚯嚯!”
“快快快,列陣!槍盾兵在前頂住,弩兵在后漫射。刀盾兵在最后列拒馬!”
眼看著牽弘的騎兵離著本方越來越近,蜀漢羽林軍后部督來慶也是大急——趙國威你干什么吃的,怎么連一刻鐘都沒牽扯住?老子這邊才剛剛出城啊!
“暫避!暫避!全軍暫避!從側面以弓箭和投槍射殺敵人!”本方士兵雖然拼命布陣,但這點時間真的太短了。看到近在眼前的敵方騎兵,羽林后部督來慶,無奈的下達了在如此環境下相對正確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