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官本位的社會里,開會是一門學問。
有的會議,需要大家坐在一起——雖然絕大多數人是背景。這樣的會議一般都不會涉及到核心利益。而一旦涉及到核心利益,那就一定是極小范圍內的閉門會議。
比如現在,在陽安關北城樓的一間密室里,劉諶、姜維、關彝、霍弋坐在一起,商討著這次大戰后的兩個關鍵問題。是否趁著本次大勝的良機進軍雍涼和本次大戰結束后蜀漢的權力分配。
是否進軍雍涼這個事情沒有討論太久。這事非常清楚:蜀漢在本次戰爭中受創嚴重,國庫空虛不說,復興社積累了七年的財富也消耗了大半。俘虜二十余萬人已經導致蜀漢消化不良。東吳的態度、南中的穩定、益州世家的追責等等國內的問題一大堆。
就算這些都不是問題,大家如果真的在這個時候率領疲憊的漢軍進入雍涼。嗯,或許一時之間是能夠占據優勢的。但只要曹魏那邊把東部的軍隊開進關中平原,蜀漢現在一共也就五六萬人的部隊是完全不夠看的……
所以,趁此機會立即發動北伐這個選項。其實并不存在。也不需要有什么爭議。
但是,下一個議題,關于戰后權力的重新分配。那就不太容易達成共識了。
四個人坐在一起很久了,但是大家都比試著耐性,因為在這個場合,先發聲的人一定吃虧。
終于,還是年輕的北地王劉諶先開了口:“三位將軍都是國之棟梁,小王在這里冒昧吐露心聲。小王以為,本次大戰后,我大漢社稷雖然轉危為安。但這日子真的不能再這么過下去了。大漢未來必須要振作。必須要做出改變!”
呵呵,我的北地王,經過這一戰,你的心思有了點改變啊。
是的,如果說以前北地王劉諶只是一個單純熱血的王爺,對儲君之位或許是有渴望,但從來沒有奢望的話。那么現在,特別是當時在大殿上和自己所有的親戚都鬧翻,現在又跟著復興軍連著打了幾仗之后,他對儲君的位置是一點感覺都沒有了——他想直接上位!
但是,現在的問題是:經過這一仗,蜀漢中央政府的威信已經完全掃地,而掌握軍隊的武將其地位卻開始迅速上升。在閻宇陣亡后,現在蜀漢就剩下三個大軍頭。劉諶想上位,就必須要得到這三個大軍頭的支持。
在永安兵團已經基本覆滅的情況下,三大軍頭里,就數霍弋的實力最弱。所以他在劉諶發言后也不得不開了口:“老夫年紀大了,還是想回南中去,最好是死在任上。”
應該說,三大軍頭里,對劉禪感情最深的就是這位霍弋了。畢竟是從小一起玩到大的嘛。但是劉禪這一次的表現,確實讓霍弋深感失望——我們沒進來的時候你要投降就算了,我們進來了勸你御駕親征你居然不敢?這是你的國啊!
但是再怎么失望,作為劉禪的玩伴,他也不愿意對劉禪逼宮。所以,他明確表態:你們想怎么搞都可以,我不參與!
“呵呵,紹先今年才六十一,比姜維還小兩歲呢。可是姜維還不覺得自己老了。”
大將軍姜維在這間屋子里,官銜排名第二,軍職則是第一。在關彝崛起前,其手里的機動兵團也是蜀漢最強大的兵團。但是和關彝比起來,第一,他沒錢。第二,機動兵團的士兵他雖然帶了十年有余,但真要說對主帥的絕對服從,比起復興軍來,那是有所不如的。所以,霍弋表態之后,他也只能跟著表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