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元264年八月初一,孫皓一行在東吳朝廷派來的解煩軍護衛下,回到了闊別多年的建業城。
說起來,在鐘會初次見到孫皓的時候,孫皓說什么除了萬彧、王誠就無人陪伴的話,那其實是一種自謙。
這一路行來,孫皓的隊伍里,人其實還是不少的。
當年孫峻誅殺諸葛恪時,給諸葛恪安插的一個主要罪名就是:諸葛恪陰謀扶持廢太子孫和上位,以此廢黜當時的皇帝孫亮。也因此才得到了孫亮的支持。那么,在夷滅諸葛恪三族后,為了永絕后患,當然也要把廢太子孫和給殺掉——因為,孫和正妻張氏的表哥就是諸葛恪。南魯黨爭里,如果說陸遜是太子黨的精神領袖,那么諸葛恪則是實質領袖。
孫和被賜死時,其正妻張氏也殉情自殺。二老婆何氏說:大家都死了,誰來撫養五個孩子呢?于是活了下來,艱難的把孫皓和他的三個弟弟、一個妹妹拉扯成人。所以,在這支隊伍里,何氏的地位是最高的。
何氏之下,是孫皓三個弟弟:孫德、孫謙、孫俊(和東吳前前任權臣孫峻同音不同字)。孫皓今年也不過二十二歲,他的三個弟弟當然也都還沒有加冠。而那位孫妹妹,年紀就更小了。
幾個姓孫的之外,還有一位女主人。孫皓的正妻滕芳蘭。此女的父親是滕牧,滕牧的族兄叫滕胤——滕胤是當年孫權駕崩時指定的四位顧命大臣之末(前三位是諸葛恪、孫峻、呂據)。
滕家祖籍青州北海郡,早年為躲避黃巾之亂而南渡江東。滕家的祖上先是出仕劉繇,然后出仕孫權。到了孫權晚年,隨著江東士族的力量越來越強,孫權進一步重用淮泗派和南渡派。由此滕胤的官位飛速上升,最后居于顧命大臣之列。
滕胤當年坐看諸葛恪被孫峻夷滅三族而不發一聲,后來也被孫峻給干掉了,滕家就此衰敗。但是滕家的關系網極其復雜:滕胤和諸葛恪(南渡士人派)是兒女親家,和呂據(呂范的兒子,淮泗派)是連襟。所以因為滕家的關系,南渡派和淮泗派都是天然的孫皓支持者。
當然,說到南渡,這會兒和孫皓同座一輛馬車的鐘會,也算是南渡士人吧。
“士季果然妙算。說真的,當初第一次見到士季,士季說我遲早要登上大吳皇位,我都認為那是無妄之詞……”
“請陛下注意自己的稱呼。您應該自稱朕……”
“哈哈哈哈哈士季呀,什么東西,沒有切實的吃到肚子里,那就不是自己的。再說了,就算吃到肚子里去了,要是照看不好,還是會被別人剖腹給拿出來的。”
“……居安思危,如此大喜之日還不忘警惕四周。陛下,您和司馬公真的很像。”
“嗯士季以前是天天和司馬公在一起的。你說像那就真的像了。哎,真想見見這位了不起的人物啊。不過說真的啊士季,以前僻處烏程的時候呢,我心中確實有過若是大吳交到我手里,我一定要重現桓王時期彌漫于江東的那股英雄氣之類的想法。可是現在……哎,從收到消息那天開始,我已經兩天睡不著覺了……”
“這么大一個國家,一下子去把他扛起來。誰都覺得難做吧。可是陛下,您畢竟是有天縱之資的人,是這個時代最像長沙桓王的人。您都做不好的話,誰能比您做得更好呢?”
“哈哈哈哈和士季聊天真是愉快。可是士季啊,長沙桓王之英烈雖然無人能匹。但他一個人也成不了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