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幼節,你看還有什么需要補充的么?”
“呃,大司馬。現在已經是六月中旬,本地即將進入高溫多雨的季節。所以施工方面,不需要用夯土為墻。應該多插樹枝、荊條,然后直接倒上稀泥。之后若是老天保佑,連續來幾天烈日當空,這圍墻就成了!”
“善,還有嗎?”
“我軍的水軍部隊,應該大膽一點,分出一半,直接越過西陵的南門,到西陵的上游去駐扎。雖說現在馬上進入雨季,三峽里面的洪流速度激增。但只要提前做好準備,應該還是無妨的。需知,我軍現在實際上并沒有完全切斷西陵城與外界的聯系。所以……”
“善,既然我軍打定了要長期圍困西陵的主意。這隔絕西陵內外的消息就是必須要去做的。老夫這就發令,命令荊州水軍第一部和第二部前移。幼節,還有嗎?”
“呃,還有就是。請典校的兄弟們辛苦一些,盡可能的截殺晉國的進奏曹人員。晉國那邊晚得到消息一天,我們的圍墻就能多加固一天。”
“善,諸位都聽清楚了吧。幼節的意見,就是老夫的意見。大家都各自散了去做事吧!”
“喏!”
……
施績調整戰略之后,迅速的給遠在建業的孫皓起草了相關的報告。五天之后,這份報告迅速送達了孫皓的手中。
“右大司馬,您看左大司馬的這個方略……”
“陛下,左大司馬調整的很是及時。丁奉雖然長期駐守淮南,對荊州的那邊的情況并不太了解。但西陵堅城,絕不是那么容易可以拿下的。”
“嗯,士季,你怎么看?”
“陛下,臣以為現在我們要做的是兩點。一是陛下下旨,溫言撫慰西陵前線的將士。并明確表示陛下您對此次平叛是極有耐心的。讓他們大膽去干,不要急于一時。這第二嘛,既然此次平叛的行動已經無可避免的長期化了,那么建業這邊軍隊和錢糧的支援都是必須的。”
“陛下,尚書令所言甚是精當,老臣附議!”
“陛下,臣陸凱(萬彧)附議!”
“呵呵呵,士季果然是大才。哎,諸位,你們可能還不知道吧?朕登大寶之前,士季就曾斷言。這陸幼節,將來就是朕的周公瑾啊!善,就按士季的意思去辦。不過,這支援部隊……右大司馬,你有什么好人選么?”
“陛下,臣推薦右將軍諸葛靚率軍五千西上支援。”
所謂諸葛靚,乃是淮南三叛里,諸葛誕的小兒子。當年諸葛誕起兵討伐司馬昭,為了獲取東吳的支持,把他送到建業充當人質。諸葛誕敗亡后被夷滅三族。他就留在了東吳,延續了諸葛誕這一脈的香火。
“嗯,我記得右將軍的表字也是仲思吧?善,讓這個仲思去拿下另一個仲思,有意思。那么,誰給諸葛仲思擔任副將?”
“陛下,老臣舉薦前征擄將軍孫賁之孫,現繞帳督孫震孫子威擔任。此子年方二十,一身武藝真可堪比昔年的周幼平(周泰)。只是過于癡迷武勇,完全不懂戰陣之道。這次去,好好的跟著仲思學學。說不得也是我大吳新一代的良將。哎,陸幼節這一次的表現,讓老夫深切體會到長江前浪之感。這西蜀的世代交替已經差不多完成了,我大吳的世代交替再不開始,可就真的晚了。哦,陛下,老臣年紀大了,說話碎得很,還請陛下體諒……”
“呵呵呵,右大司馬身體康健就是我大吳的福分啊。朕要依賴你的地方多著呢。嗯,那就拜孫子威為定西中郎將,讓他跟隨右將軍前去西陵支援。”
“臣等遵旨!”
“各位,朕雖然登基以來,殺了不少人。抄了不少人的家。但你們應該都知道這些人都是罪有應得。朕,絕不是亂殺一氣的暴虐之人。只要各位臣工忠于王事,我等這段君臣之誼,又豈能沒有善終呢?”
“不敢,我等皆愿誓死效忠陛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