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大致的情況就是如此。荊州方面要援軍。可是朝廷這邊……”
你爹早就跟了說了啊,休養生息!休養生息!可是你呢?才上位就想來個大軍功!你現在已經是皇帝了!不是迫切需要軍功篡位的權臣!有必要搞得那么急迫嘛!
“尚書令,朝廷這邊一點錢糧都抽不出來么?怎么本官記得,今年抽查戶稅,朝廷可是獲利頗豐啊。別的不說,本官的家里就因此釋放了一萬多農奴呢……”
“嘿嘿嘿,感謝臨晉侯公忠體國,深明大義。這錢糧呢,雖說此時乃是七月,乃是府庫最為空虛之時。但真要咬咬牙,拿個幾百萬石糧食和幾億錢還是拿的出來的。可是臨晉侯您不看邸報嗎?今年五六月間,幽州、冀州、青州三州全境以及并州一部遭遇蝗災。一百多個縣顆粒無收,七十余萬受災百姓嗷嗷待哺。北方的鮮卑、并州的匈奴由于草場干旱,牲畜大量餓死,也在蠢蠢欲動。幽州刺史衛伯玉已經多次來信告急。說是再不拿出大量糧食北運賑災,恐怕會有不忍言之事。咳咳,臨晉侯,您說這個時候,我這做尚書令的,該先顧哪頭呢?”
“哼!陛下。臣以為,應該讓太尉(司馬望)抽調關中的糧食過來!最近兩三年,關中那邊的糧食大量外流進入西蜀。與其這么大規模的資敵,還不如將關中的余糧收繳到洛陽!”
“哈哈哈哈臨晉侯,您剛才說的我賈充可不敢茍同啊。最近一年,進奏曹派出大量的密諜前往關中,調查我國糧食外流和私鹽泛濫的問題。結果呢?前后死了將近一千人。為什么會這樣?還不是整個關中的世家全都參與其中了!這個時候強迫他們把余糧全部往洛陽運?您是想拱手把雍涼之地送給那關子豐么?”
“這,這這,這些世家,有家無國,真真該死!杜元凱在長安,就不做點什么么?”
“哼,杜元凱?杜家自己就是關中大族,他能怎么辦?沒聽到杜元凱自己說的么?吃了西蜀送來的自貢鹽,他的瓔病都在開始好轉了。你能指望他?哎,明年新一輪的戶稅清查行動,我們尚書臺是準備以關中為重點的。但,那是明年的事情。”
可以說,裴秀和賈充還真不是故意和楊駿抬杠。
歷朝歷代的中央政府,其權力的核心小圈子,都難以避免的出現地域化趨勢。比如明朝的內閣,大多數時候是江南人占優勢。而在司馬晉呢,至少南渡之前,河南人、山西人才是主流。
這個時代的雍涼,放在后世主要就是陜西和甘肅,這兩個地方的世家大族在晉國的中央政府里,還真的不成氣候。和益州人不滿蜀漢政府一樣,其實雍涼的世家,也不是太喜歡洛陽的那個朝廷。
而雍涼又是面對蜀漢的前線。多年來由于兩國戰事頻繁,導致雍涼的整體社會環境一直不太穩定——農業生產需要較長的周期,經常打仗怎么安心生產呢?而由于經常打仗,導致雍涼地區民風彪悍,這里的世家雖然力量不大,蓄養的私兵數量有限,但其實戰斗力極為驚人。
所以,不管是曹魏也好,司馬晉也罷。對這兩個地區的統治,主要還是以懷柔、安撫為主。催逼得太急了,蜀漢下次北伐的時候我們群起響應就是了!
這也是為什么最近這兩年雍涼那邊一方面是糧食大量外流,一方面是私鹽泛濫導致國家鹽稅斷崖式下跌。如此夸張的情況下,晉國中央政府始終不肯動真格整治的重要原因之一。
“好了好了!尚書令、車騎將軍,臨晉侯也是為了國家好嘛!朕現在不想聽到你們在那里爭吵,朕想聽到的是,如何在不要國家拿出大量錢糧的基礎上,給五叔那邊派出一支有力的援軍!”
“臣無能,請陛下責罰!”
看著這兩個倚老賣老的王八蛋,司馬炎真的氣不打一處來:自己的老爹以前就怎么能那么輕松的駕馭這兩個人渣呢?哎,自己的這個老丈人也是個沒用的,一點辦法都想不出來!你這個樣子,怎么能夠幫朕削弱這兩個老家伙的權勢呢?
突然,一個天籟般的聲音響起:“陛下!臣有一法,可解陛下之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