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代的戰艦,一般而言,艦首是最為堅固的。而最孱弱的地方,往往是艦舯部。因此,這個時代的水戰,若是雙方指揮官不傻,大都是要盡量避免本方的艦舯直面對方的艦首。所以,這時候的水戰模式,一般講究的是艦首對敵,然后正面沖入敵陣。之后兩艦交錯,隔得遠就是弓箭射擊,隔得近就可以想辦法跳幫作戰。而如果真的進入跳幫作戰環節,那么在起伏不定的船身上也能如履平地的東吳水軍,自然就占有極大的優勢。
所以,當東吳艦隊的兩位指揮官留慮和朱琬看到蜀漢的艦隊在自己的上游緩緩轉向,以艦舯部來面向自己的時候,不由得很是猖獗的哈哈大笑:以艦舯部來迎擊自己的艦首?那待會我直接拿艦首撞擊你的艦舯,不就可以分分鐘把你送到大江里喂魚了么?
可惜,這種笑容也就維持了一會。
隨著羅憲的一聲令下,三十艘完成轉向的樓船,艦首和艦尾投石機彈倉里裝載的火油罐騰空而起,拉出了六十道美麗的火焰。這些火焰在空中劃出了一道美麗的拋物線,然后迅速的一頭扎進了東吳的艦隊群。
長江在出三峽之前,最寬的江面大約八百米左右,一般也就只有四五百米的寬度。出了三峽之后,江面陡然變寬,在西陵這一段,即使是冬季枯水期,其寬度也達到了上千米。
但是這個寬度,對于東吳龐大的艦隊來說,還是太窄了。
所以,這個時候,東吳的艦隊,密度很高。
然后,蜀漢水軍這邊的六十枚火油罐,全中!
“哐當!”陶制的火油罐以如此高的速度重重的撞擊在東吳艦隊的船體,當然一瞬間就四分五裂了。罐子里的火油在引線的助燃下,一下子就整體燃燒了起來。更要命的是,四處飛舞的火星,還在空中到處尋找新的燃燒目標。而且,這個時候刮的西北風啊!
“這怎么可能?!他們的船那么小,那上面的投石機怎么可能投得這么遠?”
不能怪留慮和朱琬沒見識。實在是這個時代中國的投石機還處于單純的杠桿投石機狀態。這樣的投石機要想獲得足夠的射程,那體型必然是極大的。這種大型投石機在陸地上問題還不大,但卻無法移植到船上:船小了,投石機太大,會導致船體重心升高,一不小心就傾覆了。而船要造那么大,這成本得多少?
整個東吳不是沒有這樣的巨艦,但是數量非常的有限。現在全都猬集在建業附近呢。
“呵呵呵,大司馬提供的這種絞盤式投石機真是方便啊。”看著下游的東吳艦隊已經多處起火。羅憲笑意盈盈的繼續下令:“投石機再來一輪,然后我軍所有樓船全體轉向。以艦首對敵!”
“喏!”
終究還是要艦首對敵的。因為,即便是絞盤式投石機,限于船體,其形制也是有限的。這也決定了其射程不會太遠。若是敵方不管不顧的繼續沖上來,而本方的艦舯還暴露在前面的話,那是要出大事的。
“不要管后面船隊的傷亡!已經起火的,全部向北岸集中,盡力沖上去坐灘。其他的艦船,奮力劃槳,努力接近敵艦!盡快實現跳幫作戰!”
“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