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彝和李特的談話時間非常短暫。
氐人現在的問題很簡單:人口繁衍過多,原先曹魏和現在的晉帝國劃給他們的地盤太小。漸漸的已經養活不了太多的族人。加之這些年北方干旱越來越嚴重,各種鮮卑、羌族部落都往著李家身邊擠。所以李特向關彝提出的要求非常明確:我們這一支氐人現在有十萬余人,咬咬牙可以抽出兩萬精壯。只要漢國大司馬答應我們,在拿下雍州后給我們更多更好的地盤,我們就愿意倒戈。
李慕率領的這支氐人,是已經實現了農耕定居的,就憑這一點就和其他以游牧為主的異族不一樣。而且這支氐人如前文所述,他們本來就生活在今日蜀漢境內的巴西郡,只是因為張魯的原因才遷來關中。所以和其他還處于原始宗教體系里面的異族不同,他們的信仰比較高端:天師道。
簡而言之,他們和漢人區別不大。把他們轉移到蜀漢益州境內充實那里的人口,是完全可行的。
但是這也有兩個問題:第一,回巴西郡是肯定不行的。一方面李慕他們這支粉張的氐人,和當年粉劉的氐人相互廝殺了太長時間,彼此之間的仇恨完全無法化解。另一方面則是,他們遷走后,原有的地盤要么納入蜀漢中央政府,要么被句家、何家等氐人部族占領。所以,他們不能回巴西郡。
第二呢,則是這一支氐人被李家控制得太牢實了。十萬人啊!兩萬精壯啊!這樣的部族不拆散,直接放入益州去。別說他關彝了,蜀漢所有的有識之士都睡不著覺吧。
“嗯,玄休啊,若是本官抵定雍涼后,把你們遷回益州,你們是否有故土難離之感?”
“回稟大司馬,我們這一支氐人跟隨張天師來到關中已經五十多年了,比如李特本人,就是生于斯,長于斯。這關中,就是李特的故鄉。族里除了極少數的耄耋老人,也都是如此。因此,若要大規模的南遷,確實很困難。但是,我們也看到了,北方干旱一日勝過一日,羌人、匈奴人、鮮卑人都在不斷南下,關中遲早會陷入巨大的戰亂之中。所以,若是能夠南遷,雖然很難,但只要南遷的地方足夠好,我們還是愿意的。”
“善,玄休請來看。”關彝起身,帶著李特來到一幅蜀漢益州南部的地圖前:“我大漢現在不算剛剛納入的隴西四郡(安定郡還沒有平定),實有二十二郡。最南部的三郡,從東到西分別是牂牁郡、興古郡、永昌郡。此三郡,都屬于地廣人稀的不毛之地。有大量待開墾的農田。而且,牂牁郡有煤,興古郡有錫,永昌郡有玉!”
永昌郡的玉礦已經說過了。而興古郡的核心就是后世的云南省個舊市,這是聞名世界的錫都。那么牂牁郡呢?
中國的國土上,煤礦分布極不平衡,總體上是北多南少。而南中國最大的一條煤礦帶,其核心區域,就在今天的貴州省。而蜀漢的牂牁郡,其地域范圍基本上就和貴州省重合!
“玄休是明白人,所以我也說得直白些。你們李家這一部,人口數量太多,若是不分拆,就是到了我大漢境內我也無法安睡。所以,彝的意思是,你,玄序(李庠)、玄通(李流)三兄弟必須分家。然后各自統帥三四萬人分居三郡。如此,大家互不猜疑,彼此都好。”
“呃……茲事體大。李特還需要回去和父親和兄弟們好好商議一下。但無論結果如何,大司馬的誠意我李特是感受到了。也請大司馬放心,在接下來的關中大戰中,我李家至少會對大司馬保持善意中立。”
“嗯,這樣的事情當然要慎重,玄休回去和令尊好好商量吧。呃,對了,玄休可認識齊萬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