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亮當然要來摻和了。別看以前在晉國和東吳爭奪西陵的戰爭中這位王爺表現得很大度,很放權。但是一方面那是王渾事事請示匯報,汝南王心里很舒服。另一方面則是汝南王那一次放權并沒有收到好結果:西陵損兵折將,上庸三郡反叛。所以從那一戰之后,司馬亮就已經開始注意抓權了。
陳騫作為晉帝國的大將軍,在軍職上比司馬亮的鎮南大將軍高得多。但人家姓司馬啊!
可以說,陳騫在筑陽的時候越過司馬亮直接向王渾、羊祜下令是非常讓司馬亮不爽的。所以這位王爺這時候直接以王爵昭命的形式給陳騫下命令,就是要給陳騫一個下馬威。
“哎,汝南王的意思是,讓襄陽的胡玄武東出漢江畔,集中我荊州水軍封鎖漢江巷道,使其不得西返。至于我等,仍然合軍一處,立即東進,對其進行追殺!”
“這…….大將軍,末將總覺得這里有什么地方不對啊。”
“呵呵,叔子你想到什么了?”
“如大將軍所言,東吳的水軍強大,若是其進入漢江,則陸幼節是可以在漢江來去自如。我們可就進退兩難了。”
“哎,我豈沒有想到這一點。但是……罷了,先按王爺的方略執行吧。我們也一起向王爺上書,說明我們的意見。”
“哎,喏。”
……
而在此前一天。
拿下蔡陽城,整個后勤糧秣再次滿格的東吳軍隊,此時士氣極為高漲。
“傳令,全軍撤出蔡陽,西南方向進軍!”
“嚯!”
……
作為一個有統一天下志向的大國,無論魏還是晉,在荊州都是有水軍的。但遺憾的是,由于始終在長江上無法對吳國的水軍戰而勝之,所以魏晉的荊州水軍基本上都是以漢江流域為主要活動、訓練區域,其規模也不是很大,全軍上下大概五千余人。不過,若是在沒有東吳水軍的介入下,封鎖漢江,攔住陸抗的西歸之路,那還是沒有問題的。
是的,是在沒有東吳水軍的介入下。
四月二十七日,陸抗率軍從蔡陽城撤出。吳軍并沒有按照司馬亮的預估向東南方的江夏郡前進,而是向著西南方向的漢江再次洶涌而來。
二十八日,陳騫率領王渾、羊祜等人和四萬七千主力按照司馬亮的命令從西向東奔向漢江。想在漢江的東岸尋找陸抗的軍隊進行會戰。
二十九日,胡烈接到命令,立即從襄陽城出發,來到鄧縣,開始召集本國水軍準備南下封鎖漢江。
然而,在這個月的三十日,陸抗率領四萬吳軍主力以極高的速度強行軍,在胡烈的水軍還沒來得及聚攏的情況下再次來到漢江邊。然后迅速的從東向西渡過漢江,一舉拿下了漢江邊的邔(qi)縣。
而此時,陳騫的部隊剛剛在距離陸抗七十余里的地方,從西向東渡過漢江……
荊州戰場的地形,其實和益北關中的地形有點像。在地理障礙方面也是一橫加一豎。所不同的是,關中那邊是秦嶺和隴山。荊州這邊是長江和漢江——橫的是長江,豎的是漢江。
晉國下屬的荊州,最重要的城池是三座。從北向南依次數下來,分別是宛城(緊靠洛陽,是洛陽的衛星城和荊州兵團的大后方)、新野(魏晉荊州的行政中心)、襄陽(抵御東吳的第一線軍事重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