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功不賞是不行的!關彝的身后可不是一個人啊。這次北伐,蜀漢前后投入兵力十三萬,動員民夫超過十萬。關彝得不到封賞,那下面的人怎么辦?都不封賞嗎?那以后誰還愿意給朝廷做事?
所以當太子劉諶問到這個問題的時候,霍在和羅襲表示:大司馬的意思是,重實際,輕虛名。并且趁此機會,新推出一項政策。
關彝這時候的腦袋還很清醒。而姜維呢,在達成多年夙愿之后,只覺得人生已經圓滿,所求也不太多。而這次北伐的另一名統帥張翼呢,別忘了,他是益州人在軍界的第一大佬。雍涼入手,益州在蜀漢內部的地位將明顯下降。所以這時候張翼所求的是穩住整個益州的利益。其個人所求也不是太多。
所以,在三大統帥都統一了意見后,接下來的事情就好辦得多了。
具體來說,本次北伐主要將領的封賞如下:
關彝,大司馬,開府,都督中外諸軍事,錄尚書事。解良侯的縣侯爵位不動,但實封戶數由八百戶直接漲到兩千戶。另外其長子關復,被封為第五任漢壽亭侯,實封戶數三百戶。
姜維,大將軍,太子太傅,平尚書事。平襄侯的爵位不變,增加其戶數至兩千戶。其子姜素,被封為當陽亭侯(姜維以前的爵位),實封三百戶。
這兩個人的封賞定了,基本上本次北伐所有將士的封賞也都定了。
蜀漢以前因為國土狹小,財政緊張。所以所謂的縣侯鄉侯亭侯什么的都是虛爵,是沒有實際土地和民戶的。而這一次爵位制度的改革,就是對此做出一點點的改變。
當然,這時候的天下十五州,蜀漢也只有其中三州。所以徹底的實封土地也是不可能的。好在這年頭,總體來說是地廣人稀,只要你愿意去開墾荒地——只要給政府交上一定的金錢,買下這塊地就可以了。
而這里封賞的戶數也不是說國家直接從民冊上劃撥多少民戶給你。而是國家給你多少戶的名額。在這個名額之內,你可以不繳納戶稅、人頭稅等。這才是對有功之臣最切合實際的封賞。
在關彝看來,清查戶稅,削弱世家,把世家隱匿的人口還原到國家民冊上的工作是要持續做下去的。但這種挖世家祖墳的事情,不能一味的強硬。除了用各種手工業品、礦業等轉移世家的注意力和資金外。也需要給世家一定的出路——現成的世家就不說了,就關彝下面的將領們,哪個又不想成為世家?隨著他們權勢的膨脹,等他們的莊園也開始大量隱匿人口后,還會像今天這樣聽自己的話嗎?
所以,我干脆直接定個規矩:你有軍功,有功勞。好,我就給你多少免稅名額。你有了這個免稅名額,就可以名正言順的去招攬普通百姓或者流民進入你的莊園成為你的佃戶,在定量之內的佃戶還是免稅的。至于你沒有軍功沒有其他功勞卻擁有那么多佃戶的?對不起,請繳納戶稅和人頭稅。
這樣做的好處就是:徹底的把功臣階級和普通世家給割裂開來。避免了這兩個群體的合流。
以后一個人想要發家,其主要過程就是:學習、出仕、立功、獲得名額、發家。至于像以前那樣勾結官府,欺壓侵吞國家自耕農的事情。哼哼,首先功臣階級都要反對。
當然,人的貪欲是永無止境的。功臣階級拿到免稅名額,建立起自己的莊園和家門后,必然的追求更多的佃戶和更多的莊園土地。而要實現這一目標,單純的依靠軍功還是顯得太慢。而且功臣階級的子孫未必個個成器。所以難免也會墮落成今天的世家……但那是很多年以后的事情了。而很多年以后,關彝當然還有新的方法來加以引導。
于是,在這個政策之下,本次北伐的將領們,或多或少的都拿到了一定的免稅名額。馬杰、牽弘、田續以及歸降后多次陣斬敵將的文鴦等人,則除了官位之外,也獲得了亭侯的爵位。
最后的普通士兵和民夫。陣亡的,有子女的子女免稅,無子女的準許其兄弟一人免稅。殘疾的,本人終身免稅,國家每年予以一千錢的補貼。其他的士兵和民夫,按照具體功勞的大小,分別給予錢財、免稅或者升職等待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