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本將要說的是,在暫時安撫住了異族之后。我們要做的第一項工作是,擴軍!”
啊?現在咱們不是糧食不夠嗎?這會兒要想的不是怎么盡量減少支出,擴大收入嗎?怎么還擴軍?
“諸位,在我大漢本次北伐前,在排除少量郡縣兵后,我大漢實有兵力十五萬二千余人。牙門將先期帶了兩千人進入魏興郡支援曹魏余黨,近一年折騰下來,這兩千人只剩下了七八百人。這個先不去說他。就說這十五萬主力吧,我們這次北伐先后投入了十三萬大軍。多場大戰打下來,陣亡、重傷的接近六萬余人。剩下的七萬人中,目前整個隴西和涼州七郡一共才一萬,兵力薄弱到了極點。而這關中呢,雖說目前有六萬人,但是我們馬上要派出一萬人壓著五六萬晉國俘虜去西平,次騫還要率領一萬人去取河套……更可慮的是,現在整個益州具備野戰能力的部隊只剩下了兩萬……在我大漢拿下雍涼后,吳狗對我們的態度已經有了改變。益州的防御如此空虛,若是不盡快調整。說不得,彝之祖父的舊事難道又在益州上演一次?”
關彝這話一出口,下面的眾人全都情不自禁的點頭:當年劉備率領主力進入益州打劉璋。關羽的兵力本來就極為有限——他還發動北伐。導致荊州的防御近似于無。由此成就了呂蒙的威名。
而現在的益州,真的有點像當年的荊州啊。
“所以,諸位,我們的糧食若是沒有新的生發,無論怎么努力,都是不可能撐到明年七八月間的。且不說按照本將的推論,明年關中注定又是個災年,就算明年風調雨順,明年的春小麥能夠豐收。但我們若不找到新的糧源,等不到豐收關中就要亂了……若是那時候關中亂了,而益州卻因為防御空虛陷入戰亂。呵呵,我等皆要做亡國之臣了。”
這一段話,說得大家無不冷汗涔涔。眾人齊齊俯首:“我等思慮不周,請大司馬為我等示下方略。”
“嗯,諸位,請聽令!”
“我等恭候大司馬發令!”
“第一條,征兵。在關中這個地方,新征三萬兵。兵源以以前的關中籍貫的晉國士兵為主。告訴他們,凡是應征入伍的,一次發安家費十石糧食或者兩千錢。入伍士兵的軍屬子女,全部搬遷到秦嶺以南居住,由國家分配田地。炎興七年免稅,八年半稅。”
“妙啊!大司馬。征召以前晉國的逃兵,一方面減少了關中動亂的根源,一方面這些人還不用太多時間訓練,來了就可以直接作戰。搬遷這些人的家屬到益州,進一步充實了益州的人口不說,另一方面還減少了關中這邊吃飯的嘴……下官算算,起碼少了十萬張嘴啊!”
“非止如此啊,這些人帶著家眷到了益州,就會對益州產生歸屬感。到時候若是吳狗入侵……”
“對啊,這個時候關中是饑荒啊,安家費什么的只要一丁點糧食就能吸引到大量的兵源。比起以前至少五十石的安家費不知道要便宜多少……”
“大司馬高見,我等拜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