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二十日,完成了各項準備的晉軍開始對西城發動攻擊。
得益于配重式投石機技術的擴散,這一次晉國的投石機終于不是笨重而且射程極短的單純杠桿式投石機了。在楊肇的指揮下,三十余臺配重式投石機一字排開,隨著指揮官一聲號令,三十枚石彈騰空而起,呼嘯的奔向了西城。
“轟轟~~”巨大的勢能帶動著石彈狠狠撞擊城墻,在發出低沉而巨大的聲響時,站在被撞擊城墻附近位置的士兵們,其腳下也一陣虛晃。
看了看雖然極為緊張,但仍然站在城墻邊上的曹悌,羅憲微不可查的點了點頭:“我方投石機,還擊!”
投石機這個東西,精準打擊率是靠不住的。對于晉軍來說,他們轟擊的目標足夠大,所以命中率極高。而對于城墻上防守的漢軍來說,用投石機打投石機,這命中率就真的有點慘不忍睹了。
不過,漢軍的投石機畢竟是設置在城墻之上,其射程比晉軍要遠得多。所以雙方各有優勢,在最初階段,算是打了一個平手。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漢軍投石機不斷的校正坐標,打得是越來越準。漸漸的,晉軍的投石機陸陸續續的被摧毀了不少。
“轉移!轉移!把投石機往前推,底近對方的城門進行轟擊!攻城塔樓,前進!”
“投石機,轉移方向,對準敵方攻城塔樓。換火油彈,換火油彈!”
城上城下,雙方指揮官都根據戰場的情況,迅速的調整著應對方略。但無論如何,兩萬人進攻七千人防守的城池,而且這座城池里至少還有四五千精壯一起協防的時候,進攻方人力不足的缺陷很快就暴露了出來。
“哈哈哈~~敵將雖然指揮得法,可到底麾下兵力太少!今日之戰,真是讓人有意興闌珊之感。”
“衛將軍為何有此語啊?”
“呵呵呵,大王請看,從今日辰時三刻敵軍攻城開始,我西城就始終是東門遭遇攻擊。其他三門基本沒有什么響動。這說明敵將的兵力嚴重不足,無法全面攻打。只能重點攻擊一側。可是即便如此,敵將仍然沒有命令其麾下士兵蟻附攻城。反而是不斷的用投石機、塔樓前來試探。不知大王注意到沒有,我們的投石機擊毀敵軍塔樓之后,塔樓上連一個跳下來的人都沒有,說明這些塔樓是空的……”
“哦,如此說來,逆賊今日根本就沒想認真攻城?”
“倒也不完全是。這是試探。如果我們反擊無力的話,敵軍的士兵很快就會沖過來的。總之,今日敵軍是在試探我們的防守力度,但也暴露了敵軍兵力不足的事實。若是外末將料想不差的話,今日不到午時,敵軍就會收兵了。”
似乎是要應證羅憲的推斷似的,城下的晉軍營地發出一陣陣敲鉦聲,晉軍上下一聽到這個聲音,頓時如潮水般迅速退走了。
“大王,今日上午的攻城,我軍共計損毀投石機二十三部,攻城塔樓六部。陣亡三十五人,受傷一百二十三人。”
“嗯,秀初,本王按照你的意思,今日虛攻了一下西城,從逆賊的反應來看,你的判斷如何?嗯,諸位也都來一起參詳參詳。”
“大王,從今日城上逆賊的還擊來看。逆賊的守軍人數應當不下五千人,城墻修得極為牢固,而且守城物資應該非常齊備。”
“嗯,然后呢?”
“這……大王,請恕末將直言,如此堅城,不是我們這兩萬戰兵就能輕易攻下來的。為今之計,最好是向洛陽請求援兵。”
“援兵啊……”司馬駿微微搖了搖頭:“我們剛到西城城下,才打了一仗,就向洛陽請求援兵。此事,不妥。”
“如果暫時不能請求援軍,那就只有先將此城圍困起來。然后多派人手伐木打造攻城器械,不斷消耗敵軍的守城物資。然后,待得城內敵軍士氣低落之時,便可大舉攻城。”
“嗯……茂伯、叔和、騎都尉,你們覺得如何?”
“大王,秀初所言,句句切合實際。末將等附議。”
“好吧,那便如此安排吧。叔和,給陛下寫信,匯報這里的情況。嗯,就說我等已經將逆賊圍困于西城這一座孤城之中,怎奈逆賊冥頑不靈,加之西城城高墻深。短期內難以將其拿下便是。”
“末將明白了,稍后初稿完成后交大王過目。”
“善,騎都尉,本王把這次帶來的兩千騎兵全都交給你。你要配合胡玄武,切實保護好我軍的糧道。”
“請大王放心,末將率騎兵,在漢水兩岸跟著糧船行進,定保糧道無虞。”
“善,茂伯,你看還有什么需要補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