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說,大司馬和大將軍都要出京?”
“正是如此,陛下。這是大司馬和大將軍遞交到尚書臺的文書。還請陛下核準。”
“嗯,巡查全國,這是正事。朕當然準了。這個,只是大司馬和大將軍出京嗎?還有沒有其他重臣也要出京的?”
“尚書臺這邊,準備派出尚書仆射龐子偉跟隨大司馬等出京。此外朝內各個衙門都會派出副職一起出京巡查。此行隊伍光是千石以上官員便有三十七人。若是加上隨從、護衛什么的,當不在千人以下。”
“善,如此,就請令先用印吧。”
雖說是權臣,但禮數什么的關彝還是做得很足的。比如這次出京,雖然只是到劉禪那里走個流程。但是該交的申請還是要交。至于劉老板會不會同意,呵呵,你說呢?
郤正郤令先,既是大司馬府的都官從事。也是皇宮里的掌璽官。所謂“令先用印”就是讓郤正在關彝、姜維的申請上蓋上皇帝的玉璽。這個流程走完,關彝等人的出行才在程序上合法。
送走了樊建和郤正等人,劉禪回到了自己的寢宮。在揮退了身邊的宦官和侍女后,一個身影從寢宮角落的陰影處出現:“臣羽林左部督馬恒拜見陛下。”
“伯盈辛苦了。關子豐、姜伯約等人要大規模出巡的事情,你都知道了吧?”
“臣已知曉。”
“嗯,若是朕所料不差的話,這次出巡結束后。這兩個家伙回來就要開始準備東征晉國的事情了。到了那時候,說不定朝廷的人員就會發生劇烈變動。朕以前的安排就會瞬間化為烏有。所以,朕決定了,立刻發動!”
“臣明白了。只是這具體的方略……”
“現在若是要發動,伯盈這邊能夠發動多少兵馬?”
“……臣有親信家將兩百余人。這些人都是臣加冠之后就跟隨在身邊。與臣的榮辱早就已是一體,因此可以絕對放心。臣執掌羽林左部督近兩年,拉攏了其中大約七成軍侯以上軍官……若要起事,至少可以發動七百人。”
季漢的羽林以前是一個龐大的軍團。總數不下三萬人。但是因為當年在綿竹關的糟糕表現,在陽安關大戰后遭到了關彝的強制裁減和更換。
現在,季漢在長安附近的常備兵力大約兩萬五千人左右(西城一戰有折損)。其中羽林軍有五千人,分為左、中、右三部,分別由馬恒、句寧、馬秉三人統帥。三部人馬按照十日一輪換的規矩輪流進入皇宮內值守。非值守部隊則是退到長安以西的羽林軍大寨駐扎。
長安附近另外有兩萬人是季漢目前僅有的機動兵力。其構成比較復雜,一部分是以前姜維麾下常年北伐的老兵,一部分是關彝復興軍的精華,還有一部分是拿下關中后新招收的部分當地人。這支部隊現在是由趙毅統帥,駐扎在長安城外的南北兩側。由于這支部隊的人員構成已經完全被打亂,所以現在這支部隊連姜維都不能單獨號令。能夠指揮這支部隊的,除了關彝、趙毅之外,也只有關彝外出后代行大司馬職權的留府長史簡單簡無雙。
“哎,七百人,恨少啊。伯盈和持正共事也有一段時間了,你覺得……”
所謂持正,就是馬良的兒子馬秉。此人在當年的新都大戰中表現得極為英勇,所以戰后被安排進了中央,掌管一部分羽林。在諸葛瞻、閻宇陣亡,胡濟、廖化、宗預等先后病故,霍弋退居二線后。這已經是荊州派不多的手里直接掌控著軍隊的大員了。他現在的職務是羽林右部督,和馬恒一樣,手里掌控三分之一的羽林。在羽林中部督句寧絕不可能背叛關彝的前提下,他的態度,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