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到臣這里來說,臣是靠軍功起家的,若是臣要篡位,成功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對國家和民族的血性進行閹割,防止新的武人來學我。其所作所為,大約便是猶如那軟弱的趙宋一樣吧。這樣做,對國家和民族的傷害何其大也?
臣作為穿越者,其著眼點是如何讓我大漢長盛不衰,稱雄于全球。若是為了一家一姓之私利,便要去謀朝篡位。然后只求自己這一家子的富貴,不管國家和民族的長遠未來。那樣的穿越者,實在是過于下作了。而且臣可以篡位,其他人就不可以嗎?到時候臣的子孫碰到曹丕、司馬炎這樣的人還好,若是碰到劉裕那樣的人呢?臣不就斷子絕孫了?所以,不管是出于一家一姓之長遠私利,還是國家民族之公利。臣這個權臣,若是后來篡位,那才真是愚蠢而又下賤!
當此之時也,大漢三興指日可待。若大漢真的第三次興起,那么就會在天下人的心中樹立一個極為牢固的信念:漢雖多有波折,但終能一統天下。只要這樣的信念根植入每一個華夏人的心中。那么原本歷史上幾千年王朝不斷變更的問題,就解決了大半!
臣愿意放棄一家一姓之私利,求劉姓大漢千年傳承。不是臣對劉姓有什么特別的好感,而是這么做,從長遠來看,對國家,對民族最為有利!”
“大司馬所言,句句懇切,孤深信不疑了。但是孤有疑問。”
“家上請講。”
“聽大司馬講述后世歷史,這所謂的君主專制到了后來已經不再成為世界主流。那么即便是有大司馬這樣的人襄助,我大漢終究一統天下,即便是大司馬為我劉家未雨綢繆做好諸多準備,但是我劉家子孫,只怕終究也會被人革命吧?”
“呵呵,家上。這個問題要分三點來分析。其一,君主若是垂拱而治,一邊牢牢掌控軍隊,一邊把政務全權委托給大臣去辦。大臣做得不好便行更換。那么,君主犯的錯誤就極少,受到的非議就不多。這一點,臣希望家上以后能夠將其傳之子孫。其二,皇族的更換,往往伴隨著極度的血腥和社會的倒退。因此,臣以為,劉家作為華夏的皇族,應該萬世不易。如此,才能有效避免整個社會老是處于一個低水平的反復循環而數千年沒有明顯的進步。其三,若是將來民主共和的思潮興起,家上的子孫只要順應潮流,爽快的交出實權。做一個國家的象征什么的。想來也是沒有大礙的。因為,那個時候至少是千年之后了,而劉家經過三次興起,國祚延綿上千年。這樣的慣性是如此的巨大,便是未來需要民主,劉家何嘗不能仍為世襲一國之元首呢?”
“這個……就是所謂的君主立憲制吧?若是時代真的進步到了那一天,也不是不可以。孤還有一問,聽大司馬講史,后世之科學昌明簡直令人匪夷所思。孤現在算是明白大司馬為什么玩鬧般的就拿出了那么多的東西。可是,為什么這里面除了投石機和水泥之外,沒有其他的軍國利器呢?比如大司馬所言的火藥?要是有了這個,簡直就是橫掃晉吳彈指之間啊。”
“家上,臣以前是學農事的,對軍事上的東西了解的并不多。不過臣當然知道火藥的最佳比例,也知道如何使其功效發揮更佳。但是臣做事,首先需要對整個漢族這個民族負責,然后才是考慮對大漢這個國家負責。
當前,漢晉吳三國所具有的這塊土地,由于百年以來的戰亂、瘟疫。導致現階段這塊土地最大的矛盾是本民族人口過少。過少的人口導致土地得不到有效開發不說,國家在不斷的內戰中還在不停的消耗自身的元氣。長此以往,迫于生存壓力越來越傾向于向南遷徙的異族,將會給我們造成巨大的威脅。
同時,此時的漢晉吳三國還有一個極大的隱患便是世家林立。臣用盡辦法,也只是稍稍控制了一下他們急速擴張的速度。但世家占據優勢的政治生態并沒有徹底的扭轉。
如果臣這個時候拿出火藥,或許能夠迅速掃平晉吳。但是速度過快的統一,會導致國家由于突然失去外部威脅后,內部矛盾迅速的來一個總爆發。家上剛才也聽到了,若是這個位面沒有臣,那天下一統就是由司馬炎來完成。其實當年晉國的實力足夠碾壓吳國,但為何一直拖了整整十年才完成統一呢?一方面確實是禿發樹機能的叛亂極大的牽扯了晉國的精力,而另一方面則是晉國朝野的有識之士都認識到本國隱患過多,留一個稍有實力的對手存在,可以時刻提醒自己不要懈怠。各地世家、皇族也會自行收斂一些。果不其然,待得晉滅吳后,整個晉國從皇帝開始就迅速腐化墮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