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元271年8月,劉禪禪位。劉諶在長安重新修復的未央宮登基。尊劉禪為太上皇,張皇后為皇太后。定于明年改元為歸元元年。
元者,一也。歸元,便是歸一。季漢的新皇用這樣的方式明確的宣告天下:季漢政權已經從歷史洪流中,扛起了統一天下的責任。
在完成登基儀式,并在長陵祭拜后。劉諶回到皇宮,立刻召開了專題軍事會議。
這個會議的參與人數極少,只有劉諶、關彝、姜維、張翼、霍弋、羅憲、趙毅、馬過、簡單、糜照等,一共十人。
整個會議的議題只有一個:東征。
“陛下,諸位同僚,彝先說一下這次東征的總體戰略。”站在一副巨大的關東地圖前,關彝把手中的木棍首先敲在了華陰城,然后移到蒲板津,最后挪移到五原郡。
“本次東征,計劃兵發三路,華陰這邊,由于有潼關阻礙,急切之間難下。但是潼關的后面就是洛陽。所以,華陰這一路,是佯攻。其目標就是牽制住晉國在潼關和洛陽的重兵集團。使其對其他戰場不能有效支援。而第二路,蒲板津這里,才是本次東征的主力所在。”
輕輕的緩了一口氣,看了看聚精會神的劉諶、姜維、張翼等人后。關彝繼續說道:“從蒲板津渡過黃河,便是并州。并州,天下形勝之地。有了這里,關中徹底有了保障不說,向北,可以對草原上的異族做出有效的防御,向東,可以俯瞰冀州平原,威脅晉國的大糧倉。向南,就如一柄利劍懸在洛陽的頭頂。晉國要么遷都,要么惶惶不可終日。因此,并州這一路是本次東征的主攻方向。”
“第三路,從五原郡出發,越過漠南草原,攻擊敵人的幽州部分。使其首尾難顧。這一路,不是佯攻,也不是主攻,全看當時的戰況而定。”
“兵力配置方面,華陰方向,為了營造出足夠的氣勢,至少需要三萬人。并州乃是主攻方向,兵力配置十五萬。幽州方向配置兵力初步定在五萬。以上,共計需要出動二十三萬大軍。計劃的隨軍民夫,至少要抽調十萬。”
“本次作戰目標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個是最低目標,就是拿下并州這塊天下形勝之地,搶到戰略高地。如果單純只是要實現這個目標,作戰時間暫定一年以內。第二個是高級目標,若并州、幽州甚至潼關方向出現戰機,我大漢不應拘泥于第一個目標。而是以一氣攻滅晉國,底定中原為目的。如果要以此為目的作戰,作戰時間定為三年。若三年內無法達成目標,在保有并州的前提下,我軍必須回縮入關中。”
在關彝簡明扼要的介紹了大司馬府的屬員們共同做出的作戰計劃后。整個大殿陷入了一陣靜默。
過了好一會,姜維抬起頭:“陛下,大司馬,姜維對這個方略是沒有意見的。只是想問一下三路大軍的統帥分別是誰?”
“在回答大將軍的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需要先定下留守人員。畢竟,吳狗雖然前不久遭遇挫敗,但必須承認,這條狗還是有能力咬人的。”
“嗯,此話乃是正理。”
“陛下,諸位同僚。大司馬府計劃在今年秋收后開始征兵,將部隊擴張到三十萬。如果按照計劃發動二十三萬大軍東征,那么國內留守的兵力就只有七萬。這點兵力,應對吳狗基本是夠了。但毫無疑問,這一次的東征,若是晉國出現頹亡之勢。吳狗必然要發瘋一般對我益州進行攻擊以挽救晉國。所以,這點兵力,到時候的壓力會非常大。”
在歷史的本位面,曹魏五路征伐蜀漢后不久,東吳就開始行動:同時攻擊曹魏的荊州和揚州,以求逼迫曹魏回師,從而達到救援蜀漢的目的。但一方面是那時候的東吳還在孫休的統治下,整個國家一盤散沙。一方面是蜀漢實在是亡得太快,半年都沒有撐到。所以東吳的救援顯得沒有什么價值。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季漢想吞掉晉國,無論如何都不是幾個月的時間可以達成的。東吳有足夠的時間來對季漢進行強攻,逼迫季漢主力回師。而且季漢內部也不是鐵板一塊,除了和東吳接壤的地方,如成都、長安這樣的大城,以及異族聚居的地方也要安排人留守。如此一來,兵力會分得很散。所以這個時候,留守大將的選擇非常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