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征兵,若是季漢打了過來,本國注定喪師失地。可若是大規模征兵,對國家的傷害之大,晉國君臣也覺得難以承受。
“眾卿,這可如何是好?”
“陛下,臣以為,這兵是要征的,但是不能征得太多。當此之時,臣思索之后,略有所得。”
“哦?元凱有什么良謀,還請一并說出。”
“也說不上什么良謀。”杜預苦笑了一下:“陛下,首先朝廷應該進行廟算,結合進奏曹送來的情報,分析蜀賊下一次入侵的大概時間,主力攻擊的地點等。按照剛才尚書令的推斷,蜀賊極限擴軍后也就二十五萬人左右。這人數雖然不少,但若是要入寇我大晉,則必須留下足夠的兵力守備東吳和國內的異族等。因此,臣推斷,蜀賊下次入寇,最多能夠出動十八萬到二十萬左右的部隊。”
“嗯,元凱所言,確系深思熟慮,臣裴秀附議。”
“善,元凱請繼續。”
“謝陛下,陛下,所謂料敵從寬。臣給蜀賊按二十萬入寇規模計算吧。但即便如此,蜀賊也是無力對我大晉進行全面攻擊。因此,不管蜀賊的入寇有多少路,必然只有一路是主力。只要我們判定對了蜀賊的主攻方向,然后在此地投入重兵防守。那么,國家就不需要征兵二十萬以上。如此,國家的負擔就小得多。”
“元凱所言當然無錯,可是,這蜀賊的主攻方向是哪里呢?”
司馬炎的這個問題可不好接:萬一猜錯了那就是危害社稷,自己被砍頭都是輕的!
可是杜預非常迅速而肯定的給予了回答:“并州!陛下,諸公,這個根本不用猜。必然是并州,也只能是并州。此地乃天下形勝之地,昔年秦趙長平之戰后,秦國拿下并州,此后東方六國再無反抗之力便是明證!”
杜預此言一出,裴秀,賈充等人立刻點頭。可是這時候那個楊駿又跳出來了:“少傅,您說的很有道理。可是萬一您猜錯了呢?需知,洛陽以西不遠便是潼關,那里可是直面蜀賊兵鋒啊。萬一蜀賊就是利用我方的這種認識,虛攻并州,主攻潼關呢?”
“哈哈哈哈~~若是那關子豐、姜伯約敢以主力攻潼關,臣才是做夢都要笑醒。”作為世家子中的頂尖人才,杜預的修養是極好的。但他仍然忍不住以大笑表示了對楊駿的鄙視:“潼關,山河護衛,固若金湯。又有馬孝興那樣的大將坐鎮。國家又在那里配備了三萬精銳。如此力量,雖十萬人不能下矣!蜀賊不來便罷,若是來了,定然碰得頭破血流!說不得,若是蜀賊在潼關城下師老兵疲時,昔年劉玄德夷陵之敗故事,又要重演了。”
“元凱所言確實精當!”裴秀出列:“陛下,諸位,臣說句大不敬的話。若是蜀賊以潼關為主攻方向,就算拿下了潼關又如何?那時候還有洛陽這樣的天下第一堅城等著他們呢。呵呵,想強攻下馬孝興鎮守的潼關,不死個五六萬人如何可行?可那時的蜀賊,就算來到了洛陽城下又有多少戰力?說不得就要全軍覆沒在洛陽城下!”
“陛下,關子豐、姜伯約這樣的知兵之人,絕對不可能犯如此的錯誤。以臣之見,蜀賊肯定會在潼關進行佯攻,但其主力,必然是從并州而來。”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