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元274年一月十五日,陳騫率十二萬晉軍渡過大陸澤,在大陸澤北岸與三十里外,以楊氏縣城為中心的,姜維率領的十一萬漢軍對峙。
在大陸澤北岸休整三天后,十八日,陳騫留下三萬隨軍民夫守寨,十二萬戰兵全部北上,在距離姜維軍十里處再次扎營。
這十二萬戰兵里,騎兵只有兩萬,雖說全都是輕騎兵,但都是在荊州、揚州有過作戰經驗的精銳。剩下的十萬步兵中,按照季漢以前的實心槍陣編練的槍兵有四萬,刀盾兵四萬,弓弩兵兩萬。
姜維的十一萬人里,騎兵高達五萬,其中有五千板甲具裝的重騎兵。而且和關彝這種沒有戰術天分,打仗喜歡兵種越簡單越好的弱雞不一樣。大將軍最喜歡的就是兵種繁多:反正他老人家指揮得過來。
所以漢軍這邊,剩下的六萬人里,槍兵只有兩萬,不過倒是全部換裝了板甲。此外還有車兵三千,突將隊五千,虎步軍(槍盾兵)五千,諸葛連弩兵七千,弓箭兵一萬,以及鴛鴦陣兵和短斧兵(來自西南高寒地帶的少數民族)各五千。
十九日,陳騫致信姜維,請求決戰。姜維批復:明日決戰!
二十日,天公作美,寒冷的冬季里,常見的大霧在這天毫無蹤影,一大早便是陽光明媚。于是雙方戰兵共計二十三萬人,齊齊出陣。
二十三萬人,再加上七萬匹戰馬,這戰場的覆蓋面就極大了。所以,為了更好的掌控戰場局勢,這一天,姜維并沒有親自抵達前線,而是坐鎮在楊氏縣城頭,以便登高望遠,更好的俯瞰全局。
而在他身后充當侍衛兼學徒的,便是關彝的長子關復及其伴當北宮純。
是的,關彝也知道自己打仗只會打呆仗、笨仗,毫無美感可言。所以,自己的兒子上了戰場,還是派到姜維身邊來學習更好一些。
“叔祖大人,各軍已經布陣完畢!”
“嗯,檀奴、三郎,可曾看明白我軍的分布了?”
“嘿嘿,大將軍,我只知道提刀殺人,其他的事情一概不懂。”
“誒,三郎,你天賦異稟,此戰結束后,老夫會請文次騫來親自教導你。在武力上你是沒問題的,但若是能夠學會行軍布陣,那遲早就是我大漢的又一員方面大將。好吧,這些都是后話,檀奴你呢?”
“孫兒簡單說一下,請叔祖指正。”關復躬身行禮后,清了清嗓子:“我軍駐扎的這楊氏縣,城墻殘破低矮,所以不可守。自叔祖率軍來此后,我大軍主力其實也多是在城外扎營。此番決戰,我軍在防線上,并沒有可以倚靠的地方。當然,這也和叔祖數十年以來,以進攻為防守的理念是切合的。”
“嗯,繼續講。”
“喏,今日我軍出戰,其正面當然是兩萬長槍兵和一萬弓箭兵聯合組成的二十個空心槍陣。在他們后面的,是七千諸葛連弩兵和三千車兵。再后面,是五千突將隊和五千短斧兵。”
“嗯,看是看明白了,老夫的意圖呢?”
“叔祖的意圖,孫兒妄自猜測。叔祖是想以槍兵守御正面,若是事不如愿,則有連弩兵依托車陣組織二道防線。至于突將隊和短斧兵,這些部隊個人武藝都極為精湛,但是戰場紀律比起其他部隊差了太遠。所以這一萬人是預備隊,是突擊力量。在戰場沒有明顯的機會出現前,或者我軍某一支部隊陷入極大危險前,這支部隊是不會投入使用的。”
“呵呵呵,關子豐生了一個好兒子!哎,我家子純還是出仕得太早了,這仗打完后,還是應該讓他去五丈原學院深造一下。嗯,你剛才說的都很正確,那么,老夫安排在槍兵陣側后方的鴛鴦陣兵和虎步軍呢?”
“呃,孫兒以為,這是為了防止我軍槍兵陣前出后,車兵、連弩兵與槍陣兵之間出現較大的縫隙所準備的。畢竟,我軍的步兵一共只有六萬,比敵軍少了太多。很可能出現敵軍的步兵把我們的步兵呈圓弧形包圍的情況。”
“善,我大漢后繼有人矣!”說完這句話,姜維站起身來,他身后的親衛立刻開始擂鼓。
一面兩面……無數面,戰鼓擂動大地,姜維堅定的伸出右手,朝著城下有力的一揮!
剎那間,城下列陣完畢的十一萬漢軍將士,紛紛扭頭朝著自己的主帥歡呼!
“大漢萬勝!”
“大漢必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