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這種崇尚單挑的風氣,絕不能漲,出現苗頭就必須打壓下去!十二三歲年紀的小孩子喜歡單挑實屬正常,但一樣得挨打。若是那天是兩個二十多歲的侍衛站在一旁看姜維單挑,大司馬那是真的要殺人的。
屋外的慘叫聲越來越小了,兩個小子最終昏死了過去。雖然心里很是著急和痛心,但身為大司馬,有的時候不得不斬斷親情。
收拾一下心情,關彝盡可能的擺出一個和藹的面部表情,對著霍在道:“現在冀州那邊是誰負責領兵?”
“冀州軍諸多將領公推伯治(趙統)暫領全軍。”
“善,伯治跟隨大將軍北伐已愈三十年,深孚眾望。他來領軍,應當能壓制冀州軍的情緒,讓他們不要殺人泄憤。這樣吧,我們這邊馬上出一道大司馬令,暫命伯治為權鎮東大將軍,統攝我大漢在幽冀的部隊,之后請陛下追認。”
“下官領命,待會吏員草擬后請大司馬用印。”
“現在冀州那邊情況如何?”
“我軍在楊氏、大陸澤兩戰,一共陣亡一萬七千余人,重傷八千余人。全軍上下,還有七萬多的戰力。晉軍十二萬,先后陣亡近五萬人。剩余七萬和隨軍民夫全部投降。敵將胡烈被次騫斬于戰陣之上,王渾、楊肇、蔣班、焦彝等主要大將,亦全部陣亡。”
哼,這些大將全都是陣亡那才真是見鬼了。不過在這個事情上,關彝也不準備再追究了:總得要讓悲憤欲絕的將士們稍稍發泄一下。不然這些家伙就要去禍害百姓了。
“根據司聞曹的奏報,最近晉軍在太岳山上的部隊調動頻繁。以本官之見,杜元凱這是要撤了。綿上聚防線交錯縱橫,極為復雜。所以我軍就不要追擊了。等晉軍全部退走后,我們進駐太岳山。下一仗,應該是對晉國的最后一仗了。”
“喏,大司馬,伯治發來的書信中還提到,現在冀州、青州諸郡國的地方官紛紛主動請降,他和軍中諸將均不善處理政務,所以,還請大司馬盡快命令有司調動人員接手兩州政務。”
“豈止冀州、青州,便是幽州、平州、并州這三州也一樣差人啊。不過到了現在,確實應該將這五州納入我大漢的有效統治范圍了。這樣吧,關一,馬上給陛下寫信,就說本官推薦承祚(陳壽)、超宗(杜軫)、叔龍(李驤)、孟明(毛炅)、寧國(楊稷)分別擔任五州刺史。另外,剛好龍首原學院的四年級學生全部畢業。這些人,全部到令先(郤正,主管人事)那里報到,由令先考核、挑選其中優秀者,到關東各郡縣出任官職。”
“喏,屬下領命。”
“另外,給長安的無雙、令先寫信,就說本次關東五州官員安排,各州至少要留出一半的太守和縣令的官職給本地世家。晉國還有河南三州在手,此時河北五州的納入,不應過度激進。”
“喏!”
“伯治那邊,讓他留下兩萬騎兵交給孟導、仲遠,我大漢的官員到位之時,這兩萬人負責保護他們上任!然后讓他率領剩下的五萬人整備行裝。若是我所料不差的話,我們與晉國的最后一戰,是在洛陽!”
“喏!”
……
西元274年二月上旬,隨著晉國冀州方面軍的全軍覆滅。在綿上聚的杜預和天井關的羊祜、衛灌等人,先后離開其駐守地,率軍返回洛陽。到了二月中旬,連在潼關的馬隆也率軍放棄了關卡,全師回到了洛陽。
二月十五日,季漢皇帝劉諶以圣旨的形式追認了關彝之前的人事安排。開始派員接手關東河北五州的政權。
同時發布的另兩道圣旨里,一道對姜維的身后事做了定論:追封天水郡侯,謚號為“武烈”。
另一道圣旨則宣布:漢為火德,自世祖光武皇帝定都于河南開始,大漢的這座首都就是叫雒陽而不是洛陽。曹丕篡漢后,為了平息大漢之火,強改雒陽為洛陽。自大漢歸元三年三月一日起,這座城市,重新改名為雒陽!同時劉諶命令大漢全國諸將士,拿出更大的力量與勇氣,在大司馬的指揮下,向雒陽進軍,與晉國進行最后一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