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把軍隊減少到二十萬,應該是夠了。只是這二十萬的來源和組成?”
“大司馬,屬下是這么想的。我們本次出征前以及出征后的征兵,對益雍涼三州的丁壯抽得太狠。所以,在保留原本留守六萬人的前提下,東征的十七萬人,復員十萬人。之后在晉國的二十六萬俘虜里,擇優選取七萬人。”
“嗯……可,照本官看來,晉國原來的老中軍、潼關守軍、荊州兵、揚州兵都還是不錯的。這些家伙當了那么長時間的兵,咋然退回鄉里,也是個不穩定的因素。那就這么辦吧,讓你的僚屬潤色一下之后拿來本官用印。”
“遵命。”
“對了,復員的士兵你們準備給多少錢?”
“這個還真的為難下官了。昨日下官去拜訪了無雙兄,朝廷現在錢是不缺的。只是給少了吧,會讓復員將士心寒,給多了吧,又怕留在軍營里的兄弟們不高興……”
“哈哈哈,此事易爾。多發點就是了。這樣吧,本次東征的十七萬人,除了最后加入的那一萬人之外,其余十六萬人,每人先發一萬。呃,后來跟著車騎將軍來支援的,每人三千。在戰場上表現英勇的,以曲為單位,由各部主官報送。報送名額就定在百分之十吧!被評為英勇的士兵,每人再加發五千……不過本官跟你說在前面,英勇士兵的評選,以主官報送為主。但要在全曲進行公示,你也要主動聯系常忌的廉署,讓他的人進入部隊傾聽士兵的聲音……”
“喏,下官領命。呃……這么算下來,那就是十七億一千五百萬了,嗯,沒事,無雙兄說府庫里至少能拿出五十億以上的遣散費。”
“嗯?有這么多?好,那陣亡的將士,每人兩萬,傷殘的,根據軀體受損程度,一萬五到一萬八不等。”
“喏,下官記下了。”
“殘軍的安置也很重要,這點你要抓緊。”
“請大司馬放心,這一點,下官的衙門有成例可循。”
“不一樣不一樣,關東這邊的世家,其力量比雍涼的世家龐大得多。而且和雍涼那邊的世家子基本都會騎馬,還不算太起來。關東這邊的世家子大多都服用五石散把身體給折騰垮了,別說騎馬,路都不一定走得動。然而,越是這些爛人,越不把軍人放在眼里。所以,本官為什么對你在冀州這些內地州安置常備軍表示贊同,就是因為這一點。”
“下官明白了。寧可先養著殘軍一段時間,也不讓他們在我軍布局尚未完成的時候孤身上任。”
“善,本官就是這個意思。那么接著說復員人員的安置吧,這錢,確實不能發得太多。在已經人均一萬的前提下,東征軍將士復員的,每人再發三千安家費。同理,晉國降兵新入伍的,每人三千安家費。晉國俘虜放回去的,哎,多的都發了,那就每人發一千壓驚費好了。”
“壓驚費?哈哈哈哈,喏,下官記下了。如此算來,不會超過無雙的預算。只是大司馬,這二十萬軍隊的編排、派駐,隨軍長史衙門都可以做好。只是這坐鎮各地的主將……”
“哈哈哈哈~~這個有什么好擔心的呢?”
“大司馬,怎么不擔心啊!實話實說,我大漢的將領,你和大將軍以下,若要說誰有方面之任的能力,也就令行和次騫勉強算一個。剩下的,包括下官自己在內,要長久坐鎮一方,其實都有些力不從心。現在,我大漢一舉拿下關東八州,領土急劇擴大的同時,需要的帥才也前所未有的多。而大將軍已經陣亡…….所以,為這個事情,下官腦門都摳疼了。”
“方伯啊,沒有哪個帥才是天生的,本官在面對鄧艾之前,也不過打過幾個蠻寨而已。所以,現在看來沒有方面之任能力的將領,給他們機會,他們往往也能成長起來。再說了,這洛陽城里的帥才還少嗎?”
“啊?大司馬,您是要重用晉國降將?”
“當然,這些都是魏晉幾十年培育出來的精華,怎么能夠閑置不用?嗯,說起來時間差不多也到了,來,跟我去外殿見見他們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