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要輝煌,并且持續時間要足夠從。基礎的是兩點:人口、地盤。
譬如俄羅斯,關彝穿越前曾經去過這個國家,看過這個國家的許多博物館。在關彝看來,這個國家的發展是極其粗暴的,對資源的浪費簡直讓人瞠目結舌。可是誰讓人家的地盤當世第一呢?畢竟,即便是關彝穿越前的那個年代,地球上海洋里的資源要獲取還是存在相當大的難度。大多數的資源都來自于陸地。而陸地上的資源,你地盤都沒有多大說個屁的資源。
又比如大不列顛,雖說在關彝穿越前的那個時代。這個國家在中國的網友嘴里往往是作為笑話的存在。可是他們往往都忽略了一個事實:英國作為一個國家是不怎么樣了。但是,那個時代,在這個世界上說話聲音最響的,還是盎格魯薩克森人!
限于這個時代的科技水平,道路條件。長安的政令要發布全國,最偏遠的地方估計兩三個月都到不了,一來一回半年都得浪費在路上。所以,以中央集權下的郡縣制,向邊境之外的地區擴張,其實是不可取的——自兩漢以下,多少雄才大略的君主,為什么華夏的版圖基本都被固定在今天的大漢十五州之內?一方面是其他地方不太適合農耕,我大漢族瞧不上。另一方面則是,十五州版圖其實都已經超出了當時生產力所能達到有效控制的極限,擴張?在中央集權制下是走不通的。
那么分封呢?這確實容易激發當事人的工作熱情。但是西周的例子就在前面不遠:中央的地盤越封越少,中央的力量越來越弱。最后無力制約各諸侯國,然后華夏陷入近六百年的內戰。
雖說那個時代是華夏文化最璀璨的時代,但是現在情況不同了:若是華夏再內戰六百年,華夏將被其他民族遠遠的拋在身后,那我這個穿越者就成了民族罪人了。
所以,如何才能繼續擴張,但又不影響華夏本土中央政權的力量呢?那就只能改良分封制。
邊境地區,給亡國皇室一郡或一縣,把所有的政權、財權、軍權都交給你:一方面你對中央來說是極為弱小的,翻不了天。另一方面,則是你對于周邊的異族又不處于絕對的劣勢,而且背后還有強大的中央政府支撐。那么,盡管去擴張吧,現在的土地以后是要還給中央的。而以后打下來的新土地卻都是自己的——誰不會認真的去辦事?
可以預見的是,各邊境諸侯在拿下新的地盤后,一定會把原有地盤的老百姓全部遷走,交還給中央一塊空地。可這樣不是剛好?中原腹地的人口遲早會繁衍到人多地少的程度,你把空地還給我,我正好拿來安置多出來的人口…….
如此,似乎可以進入一個良性的循環。而華夏終究也是會有效的掌控整個東亞、東南亞,甚至西伯利亞和更遠的澳洲吧?
當然,這些只是關彝和劉諶的初步設計。具體執行得怎樣,還需要在實踐中來觀察。
還好,關彝這一年不過三十九歲,劉諶也不過三十五歲。兩個人都還有相當的時間,來慢慢的看這試驗是否能夠成功。
是的,司馬家是試驗品:腐朽的世家是否能夠在邊境苦寒之地脫胎換骨——這是世家改造試驗。
而曹家的兩位,則是改良后的分封制試驗品:如果曹家人能夠在邊境地區有效的擴張,那么劉家宗室,季漢的諸多功臣,以后都可以如此的分封。
所以,既然曹悌已經封在了東北,那么曹奐的封地也就明確了:“景明,朕封你為魏公,封地為益州南部,永昌郡的永壽、南涪、哀牢三縣。三縣以北,是我大漢各種綠色新玉的主產地,有駐軍在此,可以做你的后盾。三縣西南,則是大片連國家都沒有的部族。那里氣候溫暖,土地肥沃,景明若是好好去做,未必不能做出一番大事業!”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