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大兄,到底這長安是大城啊。看到我們的行伍,也知道咱們不是一般人。”
“哎~~”長嘆了一口氣,衛密轉過頭來對著衛裔道:“五弟,你真的看清楚情況了嗎?”
“怎么?”
“這些路人不是在對著我們行禮,而是前面的那個黃三啊。”
“這?這怎么可能?”
“哎,罷了,停車。”
牛車停穩之后,衛密下車,對著黃三施了一禮。
“貴人這是何意?”
“敢問這位兄臺,我們一路行來,為何路人們大多都對你行禮?”
“哦,您問這個啊。那是因為我胸前的勛章吧。”
“勛章?”
“然也,我家大司馬一個多月前上奏陛下,建立勛章制度。我是第一批授勛的。”
“勛章之事,朝廷的邸報上倒是說過。可惜在下沒有過多關注。呃,敢問兄臺現在胸口上別著的就是勛章么?”
“然也,喏,貴人請看。俺胸前是兩枚勛章。一枚是五級大漢勛章,這個不算什么,只要是為國效命導致殘疾的,都可以拿到一枚。所以現在我大漢國內能夠佩戴此種勛章的,起碼不下三五萬人。喏,貴人請看您的左前方,就有一位戴著五級大漢勛章的殘軍。”
順著黃三的手指,衛密朝前看去,果然發現一名少了一條腿,杵著拐杖仍然快速前行的青年男子。
“此人好像胸前只佩戴了一枚勛章?”
“哈哈,貴人眼力不錯。”說到這里黃三臉上的神色變得豐富起來,他稍稍的靠近了衛密一點,壓低了聲音說道:“只有五級大漢勛章的人,一般都是新兵蛋子,剛上戰場還沒來得及立下戰功就被敵人給弄殘了……這和我們可不一樣。”
“呵呵,那黃兄弟這另外一枚勛章?”
“哈哈,這可是二級伯約勛章啊!目前大漢上下,能夠拿到這種勛章的,可不會超過一百人!”
“黃兄弟果然不是一般人,敢問,要如何才能拿到這種勛章呢?”
“大司馬令里寫得很清楚的,做將軍的,能夠順利達成戰略目標,同時本方損失不到對方五成的。或者以不足敵人一半兵力仍然達成目標的,可以拿到三級伯約勛章。在此之上,殲滅敵人而不是擊潰敵人,且損失不足對方三成的,二級伯約勛章。而我們做士兵的就比較單純了,數人頭唄。二十級以上,三級伯約。五十級以上,二級伯約……”
當黃三說出這句話的時候,不自覺的帶上了以前在戰場上一往無前的殺氣。搞得原本和他站得很近的衛密不自覺的倒退了兩三步。
真是丟人啊!居然被這么一個下人給弄得差點跪了。
“黃兄弟,這勛章有什么好處么?”
“好處?當然有啊,這一路行來,貴人不都看見了么?”
“呃,我不是這個意思。我是說,有什么錢糧、俸祿方面的好處么?”
“怎么可能?俺從軍的時候,朝廷給了安家費。殘廢了退伍,給了遣散費。還負責給俺找了一份活計。這勛章只是過去的榮譽證明,怎么能拿來掙錢?這位貴人,俺現在覺得挺好啊,走到哪里都有人尊重。當然,俺做事也得更認真一點,不然可對不起胸前的這兩枚勛章!”
“原來如此……”長嘆了一口氣,衛密抬起頭望向了長安的天空:“沒想到關西才被大漢拿下不過六七年,這里的民風變化居然如此之明顯。看來,這一次到長安來游學,真的是很有意思的事情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