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元277年十一月十三日,漢吳兩國水軍在西陵水域展開決戰。漢勝吳敗。東吳左將軍、荊州刺史張政戰死。陸抗的兩個兒子被俘后堅決不降,張遵倒也不含糊,直接砍了。
出戰的東吳水軍一百二十艘主力戰艦里,約莫近百艘戰艦被擊沉、燒毀或者解體。近千艘各類小船也大多損毀。四萬水兵中,陣亡六千余人,失蹤一萬余人,投降或者被俘的也有一萬多人。
“啟稟前將軍、橫江將軍。經過屬下等清點、盤問,吳狗大約有二十余艘斗艦昨晚溜走了,要不要派出船只進行追趕?”
“不必了,這點兵力,成不了什么事,反而能幫助我們把戰敗的惶恐傳染給下游的吳狗。嗯,我軍的戰損清點完了么?”
“已經基本清點完畢。昨日一戰,我軍損失自殺性火船一千二百余艘,聶政船一百八十艘。陣亡七百二十五人,失蹤兩千三百余人。受傷暫時不能上陣的,兩千五百余人。”
“嗯。”聽到這份報告,張遵和王濬都點頭表示可以接受。
“士治,接下來我軍的行止該當如何?”
“前將軍的意思呢?”
“派出使者去西陵勸降,若是敵將不降的話,分出一支兵馬對其圍困就是了。我軍的主力應該繼續順江而下,與鎮南的部隊會師。”
“前將軍此議極為高明,末將也是這么想的。”
“哈哈哈哈,那便如此安排吧。”
……
昨天下午和晚上的大戰,成據和吾彥等人在西陵城樓上看得很清楚。不過看得雖然清楚,但是身為步兵統帥的他們,對本國水軍的戰敗卻是無能為力。
“子占,現在水軍已敗,我等該當如何?”
“士則(吾彥)兄意欲如何?”
“漢軍勢大,失去水軍之后我西陵城內的兩萬步兵無法出城與其野戰。所以能做的選擇不過兩點。其一,據守西陵城。這么做,我們對戰局的貢獻就是拖住三五萬漢軍,僅此而已。其二,連夜出城撤走。這么做,我們如果能夠順利抵達江陵,那么應該能發揮出比困守孤城更大的作用。但是若一個不小心,可能我們還沒走到江陵,就已經全軍覆沒了。”
“士則兄言之有理。不過若是以愚弟看來,恐怕我們已經出不了城了。”
果不其然,就在天色剛剛放亮的時候,城外值守的軍官已經前來報告:“漢軍已經圍城,同時有一人在城外要求入城。”
“哼,這便是來勸降的吧?子占,為兄受陛下簡拔,才能有今日之富貴。所以,本將是絕不會投降的。子占準備怎么做?”
我倒是很想就此投降啊,這吳國這次看來是怎么都挺不過去了。可是你這家伙這么強勢,我能怎么辦啊?不過也無妨,這時候不降,無非是幾個月后投降而已。區別也不是很大。
“壯哉士則兄,成據作為大吳之臣,當然會為了陛下奮戰到底。既然我們出不去了,那就堅守這西陵城,為國家牽制住幾萬敵軍吧。如此,也算盡了臣子的本份。”
“善,如此,這使者也不必見了。”
……
“吳狗什么時候膽子這么小,連使者都不敢見了?罷了,子承來了嗎?”
“前將軍,羅襲在此。”
“不好意思啊子承,這西陵的吳狗不肯投降。本將只有拜托你率領一支軍隊,將其圍困起來了。也不需要攻打,只要緊守營盤,不讓里面的吳狗到處流竄,威脅我們的糧道就好。”
對于現在的季漢來說,本次出兵的規模是如此的龐大。所以在遇上敵方的關鍵據點后,若不是特別有必要,根本就沒有一個個敲下來的興趣:你兩萬人守城,我派出三萬人對你進行圍困就是。反正到時候我們抓到了孫皓你還不是要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