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官明白了。只是如此安排,其實應該早一點告訴下官的。”
“呵呵呵,關于這一點,大司馬和車騎將軍也托本官向你道歉。鐘士季這樣的暗子,層級太高了。不得不謹慎保護。本官也是在這次從宛城出發前,車騎將軍才坦然相告的。”
于是,十一月十五日,鐘會軍“潰圍”而出,馬隆只是象征性的進行了銜尾追殺。之后主力未損的揚州兵團約莫六萬多步兵,撤退到合肥城塞固守。馬隆率領東路軍尾隨而至。
合肥城塞,離建業的直線距離只有兩百余里。建業的孫皓收到消息后,除了把手里最精銳的繞帳、無難、解煩三萬人緊緊抓在手里不敢外派之外。還派出丞相萬彧緊急到會稽等東南郡縣,又強征了兩萬民夫進入建業,一人發了一把刀以壯膽色。
同時,孫皓先給交州的陶璜發了急件:愛卿,趕緊帶著你的一萬交州兵北上啊!建業危險!
然后又給合肥的鐘會寫信:北荊州一片糜爛,朕真是看錯了張政。鐘卿雖然丟了壽春,但是面對敵人的重兵,仍能保持局面不至崩壞,很不錯很不錯。果然不愧是朕的潛邸之臣。只是現在戰情緊急,你看是不是抽調兩三萬步兵,以及最后的那兩萬水軍交給朕來統一調度呢?
結果,送信的人回來報告說:合肥被漢軍圍得水泄不通,進不去。
無奈的孫皓只得直接越過鐘會,向駐扎在長江北岸的揚州兵團的兩萬水軍發出命令:起錨,西進潯陽,支援孫震將軍。
戰事開打不到兩個月,原先還躊躇滿志的孫皓已然瘦了一大圈。不過三十五歲的年紀,兩鬢也差不多全都白了。
實在是荊州防線垮得太快了,幾乎每天早上一起來,孫皓收到的都是哪里又丟了,哪里又投降了的消息。
早年季漢東征伐晉,孫皓還一個勁的對著群臣吐槽說司馬家的廢物如何如何。但是現在看起來,自家比起司馬家好像還不如啊。好歹人家司馬家在并州和幽州扛了季漢一年多。整場東征戰役前后耗費了關彝兩年的時間不說,還賠上了大量的傷亡和一個大將軍姜維。
可是現在呢?關大司馬連坐鎮南陽的興趣都沒有。而且即便這樣,季漢也以極為微弱的損失橫掃了北荊州……
“陶卿,朕就把國家最后的水軍交給你了。萬事就拜托了。”
這里的陶卿,可不是交州刺史陶璜,而是陶璜的弟弟陶濬。陶家祖籍丹陽,家中以兵學傳家。在江東和淮泗世家越來越爛的情況下,陶家已經是東吳不可或缺的將門。
“請陛下放心,此戰的成敗臣不敢多說什么,但一定會讓漢軍知道,我東吳還是有能打的男兒的!不過陛下,臣有一個請求。”
“陶卿請講。”
“請陛下趕緊給潯陽的諸位將軍傳令,讓他們那邊的水軍暫時后撤,然后與臣的水軍匯合一處后再做其他打算。陛下,臣說句事后的閑話,漢國的水軍只有益州這一路。我軍一開始就不該把水軍分成三支。而是應該集中在西陵一地。我大吳的國脈就是長江,只要長江在手,漢國拿我大吳是無能為力的。但是由于戰前的廟算失誤,我國把八萬水軍分成三支部隊。結果張子眾在荊州寡不敵眾。后續的這兩支水軍面對損傷不大的漢軍水軍,已經數量不足。若是再不集中在一起使用……”
“呃……陶卿啊,這水軍的布置,乃是士季做的計劃。而且他說的也很有道理啊,揚州這邊,長江南北也得保持通暢啊。”
“大將軍是北人,對水戰并不算熟悉,所以……總之,陛下,臣一定為陛下竭盡死力。但是也請陛下趕緊給潯陽的水軍下令。”
“善,此事就聽陶卿的。朕立即派人擬旨。”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