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崗甚至想到“莫非他找到了漏洞,偷偷下載了開發組的代碼”
如果真是這樣,他會毫不猶豫地出來向全公司控訴漏洞組竊取他們的開發成果,并以辭職為威脅要求公司開除這個人
“這個問題的出現與輸入的字符串有關,隨機性很大。”
孟飛絲毫沒有理會在場所有人的震驚,雙目閃爍著奇異的自信光芒,一邊操作一邊說
“但我找到了這么一個組合,百分之百可以重現這個問題。”
他又輸入同樣的一句話,果然,輸入法再次卡住了。
“現在我試試修復。”
說完他打開了系統下的程序目錄“rografies”,然后找到螳螂軟件的目錄“antisft”。
接下來是內網安全“trasecurity”,他找到了一個文件“isgated”。
螳螂軟件內網安全之門,這是個動態庫,是劉崗他們組的產品無疑了。
打開文件,一大片密密麻麻的二進制碼。這不是源碼,是機器碼。
在人類眼中,這就是一堆毫無意義的數字。
程序員是可以認識機器碼的。但那得拿著幾千頁的指令手冊,一條條指令去查。
有人能記住所有指令的機器碼嗎或許真有這種變態,但在這個會議室里,肯定沒有
更何況記住也是沒用的。指令只是指令,脫離了具體的執行邏輯和環境,那就什么也不是。
劉崗他們編譯出來的最終執行碼還是經過了各種混淆、虛擬化,令人眼花繚亂到死來防止被人破解的。
你孟飛就算知道這里有bug,你能找到正確的修改點
然而就在他強烈質疑的目光中,孟飛先是備份了文件,然后連點鼠標鍵盤,修改了好幾串數字。
他能看懂機器碼
當然不能
但他有最強bug系統啊。程序進了他的眼,掃描一下bug并不用他吹灰之力。
至于修改機器碼,他瞎改一些字節就行了。
他亂改豈不是要改壞
改壞又有什么關系讓系統瞬間修復就行。
在場這么多人看著,就沒有一個人能發現其中蹊蹺
當然沒有了。
大家看到的都是一堆數字,你操作又眼疾手快,誰能看清你究竟改了什么啊。
保存,重啟電腦。再打開,輸入同一個句子。
流暢無比,毫無卡頓
孟飛又將修改前保留的備份文件恢復了回去,重啟系統,再輸入同一個句子。
果然,再度卡頓
修改,測試,問題解決。
恢復,測試,問題再度出現。
如鐵一般的證據,毫無質疑的可能。
見慣了太多大場面的羅安臉上并沒有太多的震驚,但對孟飛其人的贊賞和滿意是明顯的。
而劉崗則焦灼得臉都快歪了。
這事他已經徹底敗了。
無論這個問題有多嚴重、是不是bug,也無論漏洞組是否提過這個問題他們又是否拒絕了改動。
他們的問題導致用戶抱怨,被當場演示在大老板面前的時候,他就已經徹底敗了。
但羅安并未放過,還在繼續問孟飛
“你說你們曾經提過這個bug,但開發組拒絕修復”
孟飛咔咔咔地點擊鼠標,一份四個月前的舊郵件居然被他給找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