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師傅您過獎了!”
陳決微微一笑,覺得這位微微發福的李師傅有些親切,畢竟是師出同門,便坐著交流閑談了半個多小時。
正所謂紙上得來終覺淺,與這位李師傅交流中,陳決得知了不少有關船拳的淵源和來歷。
船拳這門拳法初創于宋元年間,本是沿海漁民的習武強身之術,后在明朝時被抗倭名將戚繼光看中,發揚光大,吸納進了著名的戚家軍中廣為流傳,為南平倭寇立下了不小功勞。
甚至于戚繼光編纂的戚家拳法中,也依稀有船拳的影子。
只是后來神州動蕩,改朝換代,南方又是反清復明的急先鋒,被清兵韃子反復清洗,以至于這門船拳越發失傳,只留下浙南、閩北這些山溝溝里還剩幾個小分支。
這位李向寧,李師傅,就是李氏船拳的當代傳人。
他今年四十多歲,還是溫市體育局的一位工作人員,負責溫市地區的傳統拳法、武術套路的推廣、傳承。
而且一手功夫也練到了明勁水平,只是無法做到像陳決這樣全身毛孔自由閉合,最多控制手腿部位的毛孔。
兩人越聊越起興,以至于在這休息室內小小演練、交流了一下各自的拳法樁功。
見陳決展露了幾手船拳和八仙樁后,這位李向寧師傅還是忍不住感慨道:“陳師傅,以你的拳法水平,如果是擱在過去都足夠開宗立派的了!”
“我也只是剛剛明勁大成不久,還差的遠呢。”陳決搖了搖頭謙虛道。
李向寧聞言,則是臉皮抽動。
在這位李師傅眼里,陳決早上那驚爆眼球的一拳,雖是明勁大成的功夫,但是論威力,就算是暗勁、化勁的大師來了估計都拍馬趕不上!
能把明勁打出如此效果的,除了那些歐美黑人中的拳擊高手外,恐怕也只有毛熊國的一些高加索大力士,和一些天生神力的怪胎才行。
“對了李師傅,我對網上說的暗勁、化勁十分不理解,想來是武功沒達到,修行還不夠。你家學淵源,有沒有見過這一類的高手?”陳決開口問道。
他現在一心撲在練功上,有這樣一個與外人交流的機會,自然不會輕易放過。
“暗勁?”
“這可是非常上乘的功夫!會的人很少!我年輕時曾經去拜訪過武當山時,就遇到過暗勁功夫。現在回想起來也是好笑,當初以為自己學了一點家傳武功就想行走天下,直到遇到了那些武當道士,才知道什么是天高地厚、人外有人。”
李向寧面露追憶之色,隨后又開口道:“船拳只是門小拳種,傳承缺失,我這一支到我爺爺那輩手里,練的最厲害的也才練到跟你一樣的明勁大成,最多能收放自如控制全身毛孔,將全身勁力擰成一股。”
“不過船拳同屬于內家拳法,確實是有暗勁入門的口決。”
“這口決也是我父親傳給我的,叫:‘八仙船上過,入水勁自成’。我練了半輩子船拳,連明勁都沒練到大成,研究這句口決許多年也找不到入門方法,還不如直接教給你,免得以后這門功夫失傳了。”
見李向寧如此熱心地傳惑解道,甚至連家中秘傳口訣都毫不保留地私授給了陳決,陳決也是面露動容之色,對著這位李師傅行禮大拜:“多謝你了,李師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