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吃完早飯,一路駛出了林家村,上了國道后,又到安縣換了高速直奔洞島縣。
車上,陳決趁著時間還早,路邊也沒啥風景就放倒座位,開始閉目養神了起來。
倒是開車的這位朱師傅,此刻正是一臉納悶地盯著道路,腳下時不時松、踩油門。
他為什么感到納悶呢?
是因為他發現自己早上這趟大單,雖然只是接了一個乘客,但是儀表盤上這油耗卻是高的離譜。
原本從陳村出來時還沒多大感覺,因為那是下山路,不怎么費力,但是剛才一拐上了國道上,他就發現了問題。
那就是油門一轟,動力有些吃緊,提速提的有些慢。
他這輛別克商務車,雖然是入門低配版,但是動力方面按理說是完全沒有什么問題的。
除非車上坐滿了人,載重上來了,提速和油耗才會受影響。
可問題是后排就陳決一個乘客啊!
雖然對方說是帶了個啞鈴上車,但是在這位朱師傅印象里,一個健身用的啞鈴,撐死了也就20公斤重。
瞄了一眼后視鏡,那個豎放著的旅行包鼓鼓囊囊的,好像是比一般的啞鈴個頭大一些。
“這啞鈴踏馬到底有多重?”
“怎么感覺拉一個客人,像是拉了四、五個人的小團一樣!”
“還以為這趟能多省點油呢……”朱師傅十分納悶,跑車拉客賺錢的司機,可是對油耗極為敏感的。
這里頭涉及到他們跑一趟車到底能剩下多少利潤。
但是陳決一個人,外加這旅行包里的啞鈴,總計就達到了560斤,這還沒算上那個裝衣物的背包重量。
相當于他一個人就頂得上四、五個成年乘客的重量了!
如同后排多了好幾個隱形人一樣,能不動力吃緊嗎?
好在上了高速以后,車輛不用像在國道上開那樣走走停停,等紅綠燈,能一直保持長距離的勻速高速行駛,這才讓油耗慢慢降了一點下來。
……
陳決在車上瞇了快一個多小時,感覺車窗的陽光比起清晨時變得明媚不少,睜開眼一看發現車子正行駛在一條長長的跨海橋梁上。
也不算印象中的跨海大橋,而是那種只比灘涂水面高出數米的矮橋。
但是這橋非常之長,一眼望不到頭,盡頭處就是那座洞島縣的入口。
而橋的兩側,則是一大片淤泥灘涂,以及更遠處看不到邊際的海平面。
蔚藍的天空,搭配上碧藍的海水,天上有幾朵似的低矮白云漂著,灘涂上有穿著防水裝扮的漁民正在拾取晨間退潮后的小海鮮。
偶有幾輛游客的車停靠在路邊,從車上下來一對情侶,或者是帶小孩的家庭,手提著塑料小桶,抓著小鏟也加入了撿貝殼、抓螃蟹、撈望潮的行列之中,一副和諧美妙的景象。
陳決坐直了起來,一邊欣賞著窗外沿途的景色,一邊跟這獨自開悶車的朱師傅聊了起來。
這些跑車的師傅一般都見多識廣,而且經常出入這些旅游景點,對洞島縣內能玩的地方了如指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