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植物人的大腦又形成了特殊的意識障礙,喪失了人類本該有的智能、思想、意志、情感等等,與王重陽描述的“活死人”某些特征極為相似。
只是抱丹養胎,重返先天并非全程無風險!
古代得道高人亦或是那些高僧中,經常能聽到“坐化、圓寂之后栩栩如生”之類的傳聞描述。
這個形容可能并非是夸張,也不是高人、高僧的壽終正寢到了坐著離世的時候。
以修煉內丹術略有小成的陳決的觀念去理解,這種傳聞描述,極有可能就是練內丹術練地剎不住車,意識收不回來,斂于商曲穴一處的血液又無法回流全身,從“活死人”意外變成了古代人無法理解的植物人,最后才變成了真死人。
而這種奇特狀態,跟古代高僧鳩摩羅什翻譯的《金剛經》中提及的“無色無相”一詞,又與經文提及釋迦摩尼告知須菩提的一句:“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些非無想”的意思都極為貼近。
甚至于老子《道德經》里也有形容這種狀態的描述:“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足既。”
三教經典里由于摻雜了大量隱語、暗語、秘語、術語,又大多用古詩、文言文著作,以至于現代人通讀起來都好似天花亂墜,稀里糊涂,生澀難懂。
咱們文中暫且簡單地稱呼這個奇妙狀態為“金丹”,佛家稱呼它為舍利,儒家稱呼它為太極,故三豐祖師于《參禪歌》中說:“三教原來是一家”。“三教”為儒、釋、道,最終是名稱不同,實質歸一,與文字無關。
對于普通人而言這個金丹狀態太過深奧,琢磨不透,觸摸不著。
但是對于陳決這樣的修煉有成者,可就沒有什么秘密了。
當然了,以上這些都是停留在字面理解,可以說是極為粗淺的理解。
當意外靠近彪嫂肚子里的胎兒后,察覺到那絲先天一炁后,這些粗淺理解,就全部被陳決一股腦地掀翻了過來!
既然“金丹”這種極為不可思議的狀態都是真實存在的,而且被寫進了三教經典之中。
那么在道家經典里號稱構成天地萬物的基本要素的“先天一炁”亦或是“真炁”,想來也應該不是什么虛構的產物。
陳決一個剛剛丹法入門的初學者,都能親身感應到底那種細微的“正向輻射”,說明“先天一炁”這種虛幻飄渺的道教術語、象形詞,可能并非古人先輩著作經典中的隨口謬論。
可能是那些修煉得道的古代高人,如老子、釋迦摩尼、紫陽真人、純陽呂祖、全真王重陽等等,都曾切身實地的感應到了這種對人體有益、但卻無形的“正向輻射”。
但是又礙于他們所處的時代限制,只能把這種“正向輻射”描述成先天一炁或者真炁。如果以他們的才智,掌握現代的科學理論,或者這個先天一炁的名詞就要換一換了。
“正向輻射”這個詞,也是陳決暫時能想到的,較為現代的詞匯去描述形容“先天一炁”,還不能蓋棺定論。
因為他也不知道,這種“先天一炁”到底是輻射,還是類似引力一樣,具備“波”和“粒”兩者特性的特殊力,亦或是某種更為罕見的暗物質、暗能量。
那些古代高人先是以觀測者的角度發現了它的存在,然后才能用那個時代最直白、最簡單的話語將它寫進了丹經中告知后人,這種“先天一炁”其實是真實存在的。
只是想感應這種“先天一炁”,必須讓觀測者得先經歷‘抱丹’、‘養胎’、‘入圣基’才行,也就是所謂的丹法大成。
或者更直觀一點從“嬰兒是一含真炁”上去理解,那就是觀測者也可以從真正的母體胎兒中去感應、體悟那微弱的先天一炁,就跟陳決現在遇到的情況一樣!
陳決推測,他所能感應到的胎兒散發出的這種“先天一炁”由于太過微弱,又與人類現目前研究的輻射、力、能量等科學現象有所差別,以至于到現在還沒被人用科學的手段監測發現到。
畢竟這個宇宙隱藏著無窮的奧秘,人類的生命又何其的短暫,科技水平又有限,很多問題就怕終盡人類文明估計都無法分析解釋清楚。
翻開歷史的長河,那些驚艷某個時代的科學先驅、偉人,前仆后繼、奮不顧身地投入到對這些宇宙奧秘的研究之中,耗費一生也只能在某個小小的領域有所建樹。
這是人類生命才智的局限,也是人類薪火相傳,代代繁衍,讓積累的知識、文化根深蒂固地傳播,讓無數人類智者深入研究,推動整個文明快速進步,直到未來某一天能走出地球,真正地讓人類去展望星空。也就是所謂的人類命運共同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