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倉州出發,陳決一路徒步往西南方向漫步行走。
他的腳步不快,但是勝在持久,以陳決現在的體力持續走上一天都不會覺得腿腳酸脹,比起剛從杭城回陳村老家時的自己確實強出了無數倍。
沿著手機導航給出的步行路線,一路穿過了數個縣市,陳決都是往人多的地方街道,老城區去鉆。
不像是古代那些鉆入山林,結廬避世的道門真人,陳決這是入世修行,講究地是從漫漫紅塵中找尋自己的感動和修行之道。
因此去人越多的地方,陳決就越感覺內心平靜,心中踏實。
而且陳決也不是漫無目的亂走,在路上有信號的地方,他都是邊走邊靠手機搜索下個城市的美食、探店攻略。
走到一個城市,就去嘗一嘗本地人喜歡的古早口味,去看看那些老街老店的特殊韻味,感受當地的風土人情。
到了夜晚就找個近一點的干凈酒店住下,洗個熱水澡沖一沖身上的塵土,順帶把換洗下來的衣服交給酒店前臺送去附近的干洗店連夜清洗烘干,最后才是上床呼呼大睡一晚補充體力和蓄養第二天的精力。
他這樣的舉動,落在別人眼里就跟個資深窮游的背包客一樣。
不過對于吃、住方面,陳決卻是比那些窮游背包客們放地開手腳,也不貪圖小便宜,隨心所欲,感覺怎么舒服怎么來。
他可以一頓早餐吃個幾塊錢,也可以一頓中、晚飯吃大餐花掉上千,反正有比武拿來的十萬獎金,花起來倒是不心疼。
到了陳決這個修行境地,金錢對他而言都是唾手可得的東西,因此也就不那么在意錢包的厚度了。
就跟我們普通人一樣,以前花錢都是拿現金,找起錢來有零有整,從皮夾子里點錢數錢花起來有感覺。
現在出門都是用電子錢包,掃碼付款,面對那一串串數字,用久了就沒了真錢的感覺,反而像是玩游戲充值游戲幣一樣。
一個月稀里糊涂生活下來,都不知道自己錢到底花到哪里去了。然后看著每月到手的微薄工資,再看看上個月超支的賬單,頓時欲哭無淚。
……
如此漫步走了600多公里,以每天百多公里的速度,花了快一個星期時間從倉州一直走到了關州,陳決在關州城區找了個酒店住下對付了一晚。
第二天起床吃了早飯再次出發,直到中午才慢悠悠地走到了自己第一個目的地,那就是少林寺。
陳決練的武功當中,有幾門都是少林寺流傳出來的。再加上與那位延通和尚交過手,雖然沒交換聯系方式,但是陳決還是想先來拜訪游歷一下。
等把少林寺游歷完,再去相鄰不遠的武當也不遲,反正都是一條路線上,只是先后的問題。
只是這少林寺現在商業化嚴重,被商業運作之后已經成了景區,就跟陳決大學寢室老六家那邊的普陀島一樣,上島的游客占多數,少有幾個來誠心禮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