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現實世界加點修行正文卷360徒手搓晶圓“小劉,小鄒,你們確實沒有在糊弄我?”林剛把話說完,就感覺自己有些冒失了。
因為視頻里的兩人都是那處航天基地中出來的。
就拿劉成棟而言,他本人是基地的二把手,論起職位級別比林衛國這個光電所的所長還要高上那么一頭。
林衛國也是仗著年齡大,資歷老,才會喊對方一聲小劉。
至于另一位鄒穎就更不必說了,她是基地中的技術部門負責人,經常會與光電所這樣的兄弟單位進行合作交流,對彼此的情況也非常熟悉。
就拿最先研發投產的虛擬投影腕表而言,里面幾項核心技術就是采用了光電所的技術儲備。
從這樣兩個位高職重的“熟人”口中得知了制造原子級別精度光刻機的事情,林衛國的心中就不免起了幾分將信將疑的心思。
沒辦法,誰讓這兩人提到的原子級別的精度實在是太匪夷所思了一點!
說到這,就不得不先簡單提一下芯片制造的整個流程:晶圓加工-氧化-光刻-刻蝕-薄膜沉積-互連-測試-封裝。
而其中最為關鍵的技術步驟,就是光刻。
什么是光刻?
簡單點理解就是通過特殊波動的光線將設計好的電路圖案“印刷”到晶圓上。
現目前市面上主流的光刻機,按照制程范圍可以分兩種:一種是通過準分子激光,將193納米光源進行折射的duv光刻機。
duv光刻機基本只能做到25納米級別,像著名的因特爾公司就采用雙工作臺的魔改方式將duv光刻機的精度做到10納米,但是無法達到10納米以下。
不過duv光刻已經是過去式,另外一種更加先進的euv光刻機,采取的是等離子激光發射,它能發射的光源光波波長能達到13.5納米。
在這個曝光精度區間下,一些先進點的晶圓大廠利用多層曝光的手段,亦或是多工作平臺的疊加,大幅度提升分辨率,讓曝光刻蝕的電路精度級別得到數倍的提升,從而產出7納米甚至更高級別的5納米芯片。
但是這樣的取巧方法帶來的結果就是,最終晶圓流片的良品率偏低,進而導致芯片制造成本的成倍上升。
這也是為何,高端芯片的價格始終居高不下。
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就必須不斷提升光刻機的曝光精度,改善芯片的制造工藝。
那么陳決提出的0.1納米精度是什么概念?
就目前人類掌握的精度級別,別說是國內的這些光電所和那些半路出家的半導體研發企業了,就算交給整個行業龍頭的風車國asml公司都得耗費上幾十年、甚至半個世紀去追趕。
一旦拿到這樣精度級別的光刻母機,別說什么7納米、5納米芯片了,就算規格、性能再提升百倍、千倍的芯片都能分分鐘造出來。
這也是為何林衛國在聽到這個消息后,會表現地如此震驚,實在是因為基地這邊的這顆“衛星”放地太大了一些。
……
“林所,這么重大的事情,我們哪敢忽悠您啊!”
“就是這里頭涉及到的一些機密技術,不太方面在視頻里說。”
“您老要是不放心,就抓緊帶一批制造光刻母機的原材料過來!數量越多越好,過了這村可就沒這個店了!”劉成棟在視頻電話里頗為焦急地說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