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呂州荒旱,梁州喪亂以來,朕夙夜憂嘆,牽掛兩州百姓。朕今特封太岳府尹宋拯為欽差,往呂州放賑。加兵部尚書陳長纓為上柱國,往梁州招募兵馬,平定叛亂。欽此”
文武兩班之中,陳長纓與宋拯走出來拱手謝恩“臣領旨謝恩”
百里龍騰一擺手,高和便令太監將兩個蒙蓋黃布的托盤送至二人面前,掀開時,見陳長纓面前一把銀鞘寶劍;宋拯面前一把紫金鋼鞭。
“朕賜你二人各執銀劍、金鞭,有先斬后奏之權,望二位愛卿誤負朕望”
“臣等雖肝腦涂地,難報皇恩”
看著二人各執銀劍、金鞭,左相周擎臉色微沉,右相王元忠神色如常;老太師梁敬一閉目養神,好似睡著了一般。
待他二人退下之后,百里龍騰又道“還有一事,曲義私放軍糧一案,可有定論了”
此言一出,文武百官盡都微微直起身來,舉目而視。此案前所未有,震驚朝野,因此聽皇上提起,自然是要緊密關注。
正此時,自葉凌身前,一著紅袍的青年文士走上前,只見此人“雪眸明亮,風姿雅朗;兩袖正氣,七尺擔當;此生志在變法,托身高衙刑堂;莫論榮華與富貴,何惜前生與后亡。”
葉凌也曾有所耳聞,此人便是現任刑部尚書,李太岳。曾向朝廷獻治平十三章,力主變法圖強,被太子百里長空看重,但百里龍騰卻并未十分重視。
李太岳拱手一禮,道“啟稟圣上,此案已經審明查實,曲義私放軍糧,使得大柱國營中缺糧,險遭慘敗。”
“既然查明了,”百里龍騰道“那就定罪吧。”
李太岳卻趕緊道“只是念在曲義一心為了社稷江山,為了災民百姓,還請陛下從寬發落。”
“哦”百里龍騰微微一笑,道“李尚書,按我大乾律法,曲義該當何罪”
“斬”
“既如此,何用多言”百里龍騰看著李太岳“李愛卿,你一向秉公執法,鐵面無私。當知這法最重的是一個信字,若犯法之人,不按律治罪,那留這滿篇空文,還有何用”
李太岳欲言又止,此番他自然是有私情在其中,若真如百里龍騰所說,正是徇私枉法,他一心要變法之事,也將前功盡棄了。
一旁周擎也出班道“陛下所言極是,若不明正典刑,如何能明法紀,正人心請陛下降旨,嚴懲曲義”
“不可”右相王元忠亦站出來道“陛下,曲義雖有過于社稷,卻有功于萬民,若非他救百姓于為難,此刻已經是餓殍遍野,蒼生離亂了”
周擎冷笑道“王大人真會說話,照此話說,那些百姓是命,前線千萬將士就不是命了王大人如何這般厚此而薄彼”
“我說的是從輕發落,而非不懲,既然有功,如何不能抵過”
周擎笑道“既如此,豈不是立功之人便可目無法紀,肆意妄為了李大人,原來這就是你一直力主的變法圖強啊”
李太岳面色一變,沉聲道“周相誤會了,下官所立之法,乃是朝廷準則,自天子至庶民,都要遵守執行,否則留之何用”
“既如此,曲義還不該殺嗎”
“不該”禮部侍郎,文淵閣大學士顧思嵐突然站出來,出言道“法雖大,情理尚存。天地之貴,莫大于人命。救億兆百姓于水火,挽朝廷威嚴于萬民,豈可慘死于無情法刀之下”
周擎冷笑“如此看,你等皆要廢我大乾法度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