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光見王元忠將衣服褪去,裸著上身,便也將衣服褪下,搭在火邊烤。
二人坐下來閑聊,方才知曉這孟光乃大乾衛將軍孟儒之孫,戶部尚書孟興之子。
而王元忠滿腹經綸,出口成章,與孟光情投意合,立馬便成了好友。
待風雨過后,二人結伴而行,來到太岳城參加會試,雙雙高中,入翰林院供職。
孟光因家中蔭恩,外放一州州牧,他便舉薦了王元忠隨他一同前往。
二人互為知己,無話不談,有伯牙子期之樂。
而后,衛將軍孟儒戰死,孟興因而被提拔為右丞相,位極人臣;時任左丞相的趙弘是孟家門生故吏。孟光也被提拔為吏部尚書兼太子太保。
此時,孟家達至巔峰,門生故吏遍布天下,朝廷政令不出自天子,便出自孟家。
孟興入朝后,又舉薦了王元忠任戶部侍郎,正式位列中樞。
此時朝廷未設內閣,左右丞相統攝百官,孟家不斷壯大,使先皇忌憚。
孟光任太子太保,時常出入太子府上,與百里龍騰相交甚密。
先皇知曉后,不顧百里龍騰反對,下旨賜婚,令孟光之女孟婉宮入嫁東宮,作太子妃。
孟光無可奈何,只好將孟婉宮送入太子府,不久便生下百里長空。
孟儒死,孟光接任右相,執掌朝政。
趙弘看透時局,便辭官歸隱,告老還鄉。孟光不顧滿朝文武反對,舉薦王元忠擔任左相。
二人同掌朝廷,使大乾嚴明律法,政通人和,倉廩充實,百姓安居,賞罰必信,路不拾遺,夜不閉戶,風華肅然。
百姓富足,無不敬仰左右丞相,王元忠所到之處,百姓號為“春風有腳”。
正因如此,大乾后來方可一統數國分裂,而成一朝之勢。
可惜水滿則溢,月滿則虧。
先皇臨終前頒布詔命,以謀反罪,誅殺孟家滿門,與孟家有瓜葛的官員也大都受到貶謫。
王元忠聞知,便要往朝廷死諫,卻被孟光攔下。
孟府已經被圍,若非太子百里龍騰特批,王元忠也進不來。
書齋里,頭發花白的孟光為王元忠斟茶道“墨生,不要去,這朝廷離不開你”
王元忠悲痛,語氣急切“君實,你為朝廷操勞一輩子,到頭來卻落得這般下場,你讓我如何能夠安坐”
孟光笑道“還記得當初你我初見時所言嗎東域紛爭不斷,我們要輔佐明主,為萬世開太平啊我死,方能換來朝廷安穩。太子殿下英武睿智,定然能夠有一番作為,你要繼續輔佐他,替我完成心愿”
王元忠眼角濕潤“你是在逼我”
“我可不記得你這么愛哭,”孟光笑著道“還有一事,我那女兒與外孫就要托付給你了,生在帝王家是他們的不幸,我只望他們能夠平安,這是我最后的牽掛,墨生”
王元忠的淚終究留下“我答應,我答應”
孟光微笑“我可以放心的走了。”
三天后,孟家滿門抄斬。當晚,大乾先帝百里太浩溘然長逝,百里龍騰登基,立孟婉宮為皇后,百里長空為太子,封王元忠為右丞相,執掌朝綱。,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