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曰“
將軍從軍有幾年匹馬戍云關。離離荒漠浩似煙,埋骨幾曾還干戈不息天下事,美景蒼涼日月寒。忠孝難雙全。常恨閨身貞烈事,不如戎衣配征鞭。不論功勛事,勇武冠兒男。唯有相思柔情事,把酒無言扼心田。”
小山村坐落在山水之間,草木青翠,景色怡人。道路之間,有孩童玩鬧,不知追著誰家的鴨子,趕進河里。河邊幾個洗衣服的老婦不滿的呼和,將孩子們趕走。
河邊不遠處的一個小院里,一老者正在院子里打拳,拳風獵獵,十分有力。
屋子里走出來一年輕女子,正是秦卿。秦卿端著一碗水,笑著招呼道“爹爹,喝口水歇一歇吧”
老者名叫秦朗,原是大乾軍中百夫長,而今退伍回鄉。秦朗接過秦卿遞來的水,喝了一口道“你莫要跟我學拳,女孩子家還是要三從四德,相夫教子,如此才能找個好人家。”
秦卿不樂意的道“誰說女子就不能上陣殺敵等以后再有戰事,我就跟爹爹一起去殺敵報國”
秦朗無奈的搖了搖頭,雖然自己女兒武藝比自己還要好,只是她畢竟是個女兒身,做這些事不是正途。
說話間,一小男孩哭著跑回來。秦卿趕緊上前去問道“怎么回事”
小男孩是秦卿的弟弟,秦元。秦元哭著道“我被李二狗給打了,他不讓別人與我一起玩兒”
秦卿聽了,氣道“敢打我弟弟,走,姐姐去給你討回公道”
說著話,秦卿便拉著秦元跑了出去。
“不要打架”
秦朗在后邊喊了一聲,不過知道沒什么用,只能無奈的搖了搖頭。
果不其然,到了晚上,李家嫂子拉著自己鼻青臉腫的兒子二狗來秦家找秦朗。秦朗只好是賠禮道歉,息事寧人。
對秦卿,他這個當爹的也是無可奈何。
流年經轉,秦朗的頭發漸白,身子佝僂著已經直不起來。每天院子里,他只好看著秦卿與秦元練拳,自己在旁邊指點。
只可惜,自己的小兒子不是練武的材料,只不過跟著秦卿胡亂擺動就是了。
不過秦朗并不在意,在他看來,自己的孩子千萬不要再去當兵了,馬革裹尸,對當兵的來說,可不是什么好詞兒。
哪知這一天,村里來了人,到秦朗家道“奉上頭的令,齊山大戰又起,秦朗即刻回返軍營,聽候差遣”
“這”
秦朗也想到會有這么一天,他們家是軍戶,除非他死了,否則只能繼續去當兵。
夜里,秦卿偷看到唉聲嘆息的父母,便起身來到他們面前“孩兒愿代父從軍”
秦朗聞言怒道“孩兒不可胡鬧”
秦卿跪下道“孩兒沒有胡鬧,父親年紀大了,再受不得軍旅之苦。弟弟年紀還小,只有我去了。”
“不行,這絕對不行”秦朗起身走回房間。
母親嘆息一聲,將秦卿扶起來。其實最傷心的就是母親,不管是誰去,她都舍不得啊
秦卿在父親的門前跪了一夜,秦朗無可奈何,答應了秦卿代他從軍。
于是,秦卿便打了一副戰甲,一桿長槍與一張金色面具,正式踏上了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