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就是靠海吃海,青島本地人還極少有不愛吃海鮮的,蘇曉想去吃海鮮楊瑞并不意外。東海香就在蘇曉家樓下,離得還近。
可蘇曉卻搖搖頭,說道:“不去啦,我聽說有家很地道,就是有點兒遠?”
“哪兒?”
“沙子口。”
“……”
那兒可是最近嶗山的近海漁村,青島的海鮮也大多出于沙子口。就算是市內的海鮮店進貨大多也都是從那進。
蘇曉說那里的海鮮店地道。
能不地道么?漁村啊!海鮮可是剛從海里捕上來的,新鮮可是絕對的。
雖然有點兒遠,但她想去,加上時間尚早,楊瑞自無二話。
蘇曉一路指揮著楊瑞往東走,直到過了沙子口橋,楊瑞才直到蘇曉說的那個地方,比沙子口還要遠,實際上是在流清河。
流清河是個地名,或許以前是有條河的吧?但到了蘇曉說的這地兒,一條四車道的平坦公路相隔,南邊是干凈的沙灘,而北邊則是一排飯店。
這排飯店的格局甚是統一,上下兩層,俱是落地的玻璃窗,不難想象在里面吃飯可以直面優美的海景。
流清河楊瑞是第一次來,但之前也是聽說過的,在他的印象里,流清河屬于農村(漁村),路也破人也刁,環境只能說是臟亂差。
可是,當他到這兒一看,也不得不感嘆城市發展的速度。這里哪兒像個漁村?簡直就是風景區好么?
看看那干凈細膩的沙灘,聽蘇曉說這只是經過簡單治理,還根本沒正式開發,但那整潔的程度根本不輸一浴二浴石老人,雖然規模小點。
背山面海,綠樹蔭蔭,四月中和著海風,楊瑞瞬間就愛上了這里。
“這兒現在變的這么漂亮啦!”
“去年年底的時候這兒重新弄了一下,現在漂亮多了,人又少,清凈。我也是最近才知道的。”
“就是離市區太遠了,過來一次不方便。”
“嗯,現在人還少呢,等到了七八月份,估計游客會很多。”
楊瑞看著路邊的“海景”小飯館,以為蘇曉說的就是這里,可實際上她選的那個地方,卻是越過了這排飯店,前行不遠之后尋了一路口左拐進去,沿著蜿蜒的小路走了約莫分鐘才進了一家被綠樹環繞精致小院。
“這兒是一朋友的朋友弄的農家樂,菜很不錯的。”
把車停好,楊瑞就跟進了大觀園的劉姥姥一樣隨著蘇曉進了這家并不算大的“農家樂”。
在他的印象里,“農家樂”總要體現個“農家”不是么?可是這里,絲毫不見一般農家樂的鄉土氣息,與之相反的則是精致典雅頗具古風的陳設,和清幽脫俗的環境。
僅僅是為了吃頓飯,蘇曉有必要帶自己來這兒嗎?
為何……要擺這么大的陣仗啊。
這里說是農家樂,可楊瑞卻不難看出這根本就是屬于私人會所的性質,因為,門口連個招牌都沒有,顯然不是面向大眾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