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偉民毫不諱言自己在長沙一地的光輝事跡,更時不時地點出他們這個團隊是多么被青島市政府所重視。
“嗯,荊總所言極是,目前青島的經濟大環境如此,港口和旅游是經濟支柱,但僅憑這兩樣對于整個城市的發展來說局限性太大。最近的藍色硅谷戰略就已經體現了市政府對高新科技的重視程度,荊總這一步棋走的妙啊。”
吳健斌不介意輕輕一捧,但也隱晦地指出,他在青島經營二十多年,行伍出身戰友遍及全國各地。
“吳總在島城基建行業也屬于翹楚,這個鄙人早有耳聞,但沒想到吳總居然是行伍出身,想必,單憑這層關系,對吳總所從事的行業來說也是一大助力啊。”
這種時候,開門見山基本上就等同于示敵以弱,相互吹捧間,沒有人率先提出那天晚上發生的事情。
這是一場不見硝煙的戰爭。
你來我往間,比的,是人脈和經濟實力。
嚴格意義上來講,吳健斌是比不得荊偉民的,無論經濟實力還是人脈,都是全方位的落敗。
可吳健斌卻勝在一點,那就是他在青島經營多年,各方關系盤根錯節,與諸多地產開發商關系緊密。
放在十年以前,那會兒全國最牛逼的一幫人,都去玩兒房地產了。雖然現在房地產式微,如今已是互聯網時代,但關系擺在那,想要拿捏他卻是不易。
“荊總生意做這么大,必然也有過人之處,不知方不方便給我傳授下經驗?”
“我這人,素來一是一,二是二,認準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地,如果沒有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勁頭,我也不可能走到今天這一步。”
聽著吳健斌的詢問,荊偉民瞇著眼睛,淡淡說道。
他做生意是不是這個樣,吳健斌才不在乎。他只是借用生意,來試探荊偉民的態度。
結果很明顯,荊偉民并不打算給吳健斌面子。
“呵呵,吳總在青島也是成就不凡,我的路子不見得適合你,若說吳總沒有獨到之處,我是不信的。”
吳健斌在試探荊偉民,荊偉民又何嘗不是如此?
“我這個人性子隨和,做生意嘛,和氣生財,你好我好大家好。從來都是人敬我一尺,我還人一仗,有道是多個朋友多條路,多個敵人多堵墻。特別是干我們這行的,萬不能隨意樹敵的。當然,和氣也不是軟弱,當過兵的人,該硬的時候,自然也會硬的起來。該上手段的時候,我也不會手軟。”
吳健斌同樣也是說的輕描淡寫,可他的意思卻也是清楚的很,你若和和氣氣的,那么沒問題,可你要是不給面子,就別怪我也翻臉了。
果然,荊偉民聞言眼角微微一跳,沉聲道:“看不出,吳總是個剛烈的性子。”
吳健斌打了個哈哈,說道:“那也是分人的啊。我相信,跟吳總,我們會成為朋友。”
一邊說著,吳健斌舉起了手中的酒杯。
“都說青島啤酒全國聞名,今天喝的怎么跟之前的味道不一樣?”
“那是因為你在其他地方,喝不到這種新鮮的原漿,它保質期短,若是出了青島,因為運輸的關系,必然會腐敗變質沒了之前的味道。可是,在青島,放眼全國的同類啤酒,它沒有敵手。”
一邊說著,吳健斌一邊將一張醫院開具的診斷證明輕輕推到了荊偉民的眼前。
狐疑地看了吳健斌一眼,荊偉民將目光投向那張證明,只一眼,他的臉色微微一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