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瑞略一思索,不難發現吳健斌給自己推薦的這個買賣其實挺合適的。
他有關系,有路子,能弄來好東西是一方面,最關鍵的事,在完全不知根底的情況下,要是楊瑞自己來做這件事,任何店鋪都存在壓貨壓資金的情況。
而有了老吳的關系,或者說有他作保,是能操作到鋪貨的,單單這一點,就能節省大筆的資金。
但開實體店,有個不可避免的問題。
也可以是原本有自己事做(寫手)的人,共有的一個顧慮,就是精力的問題。
做實體店,楊瑞必須全身心撲在店面上,他要盯著進貨、銷售、售后、服務、賬目。人的精力畢竟有限,加上他還要寫書。
時間一長,他勢必會放棄某一項。
可不論放棄正在經營的事業,還是放棄他成為知名網絡作家的夢想,都不是楊瑞想要的。
這不是一個抉擇問題,是可以通過別的辦法來彌補的。
“你不想做這個?那你說說,你想做什么?”
老吳有些意外,要是楊瑞按照他的思路去做,他所需要的投入不過是房租和店面的租金,最多再雇個銷售,至于貨源之類長期的投入,自己都能幫他壓到最低,這也就比清水撈銀子累一點而已吧?
然而……這貨居然不樂意干?
有些氣惱的老吳那話擠兌他,他倒是想看看,楊瑞到底想要做什么?
“我……我發現了一個地方,感覺經營停車場比較好。”
楊瑞聽得出老吳口氣有些不滿。
自己這一邊尋求人家的幫助,一邊在人家給出意見的時候又加以否決,怎么看都有些不地道啊。
是以,他在說這話的時候,底氣也不是那么足了。
“停車場?你……這……你現在在哪兒?”吳健斌很想斥責他兩句,可轉念間又覺得楊瑞這個想法并不是不可行,索性問問他跑哪兒去了。
“我在水清溝附近。”
“來我這兒吧,和我說說你的打算。”
“好。”
——
“怎么尋思起來弄停車場了?這個比弄汽車精品店可麻煩的多。”
老吳家,在他等楊瑞到來的時候,就在思考這個問題。
停車場,很常見,卻也很容易讓人忽略。但想要經營停車場,首先楊瑞他得有地,還是得面積不小的空地。
首先,這種空地在市區內幾乎是沒有的,就算有,一般也是“有主”的。楊瑞想要拿下來,就得跟人家租用,一年的租金下來,他經營停車場還能有多少利潤?
其次,弄公共停車場,比經營一家公司的手續也是差不多的,你同樣要有營業執照,相關的工商、稅務、消防手續一樣都不能少。
雜七雜八加起來,做停車場的難度和資金投入,遠不是一家實體店的能比的。
楊瑞怎么就舍易求難呢?
但是,想到這里,吳健斌忽然就笑了。
你要說楊瑞格局不行吧?他選的這個項目還真就比弄個汽車精品店來的要大。
“也就是突發奇想吧,那個地方我路過好幾次,周圍是很老的居民小區,房子大多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蓋的,那種老居民小區都沒有規劃停車場,以前看不出來,但現在私家車越來越多,一到了晚上根本就沒地方停車,今天早上我過去的時候,還看見幾個車主在那罵罵咧咧。”
“沒停車場也罵?”老吳奇道。
“不是,他們晚上把車停路邊,早上出來的稍微晚了點,被交警貼罰單了。”
“哦……”
老吳聽完緩緩點頭,他自家住海信天璽,屬于新式的小區,設計之初就是有地下停車場的。所以,多年下來,他對老小區的是否能舒服地停車這種概念已經很淡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