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順利了,從村委出來楊瑞甚至都有些恍惚。
這件事,從頭到尾都是楊瑞自己一個人在操持。
從意外地發現了這份文件,到深入地思量了一番,再到決定沒臉沒皮地蹭個政策。
楊瑞沒跟任何人商量,也沒征求任何人的意見。
完完全全是自己想到,就直接干了的。
按照文件里所提及的安置補償款,工礦企業或許會高不少,自己想從大平嶺弄塊地改成蝦池,也是因為這個原因。
但最終卻同樣因為政策,身為村外私人的他并不能拿到集體用地。只能選擇使用宅基地。
或許比工廠的補償少很多,可這完全是屬于天上掉下來的呀。
天予不取么?
而且,看文件顯示,動遷工作似乎很快就要開始了。但考慮到上傳下達總要有個過程,楊瑞估摸著,他至少還有一個月的時間來準備。
只要地順利拿下,池子蓋起來,灌上水。
到時候……蝦苗是什么?
陳書記的態度楊瑞看在眼里,他想讓楊瑞的二十萬留在大平嶺的意思很明確。
可楊瑞對于農村用地的套路也只是一知半解,自己心里并沒有一個明確的輪廓,但看陳書記的意思,似乎他有辦法幫楊瑞達到拿地的目的。
“還有時間,就先看看陳書記那邊到底怎么搞。”
楊瑞始終在不斷的提醒自己,整件事情一定要抱著“試試看”的態度。
的確,前期他需要投入至少二十萬。
這筆錢,以前的楊瑞拿不出來,可是現在的他,賬戶上還有四十來萬呢。
省著點用,拿出二十來萬做一個仨月的低風險投資未嘗不可。
即便是最后沒有成功,或者說大平嶺村委這邊強勢耍賴,至少也得賠他二十萬的本錢。
完全是只賺不賠的買賣,他為什么不嘗試一下呢?
輸了,保本,贏了……操!弄不好原本三百多萬的債務就得減輕一大半!
事情到了這個份上,楊瑞還有理由不去嘗試么?
——
饒是楊瑞跑的再快,從大平嶺到隧道口時,他還是遲到了二十多分鐘。
張承光如果只是包楊瑞的車,他這種“服務態度”是必然要遭投訴的。
但張承光卻是有求于楊瑞,他遲到了,老張同志也只能受著。
“不好意思啊,路上有點堵。”
“哦,沒關系。”楊瑞能來,對于張承光來說就已經不錯了,他還能奢求什么,真把他當隨意驅使的司機?黃島堵不堵,他能不知道?不用說保稅區了,就是前灣港也沒聽說中午頭堵車的啊。
“東西在后座,您看看沒少吧。”指了指丟在后座上的文件袋,楊瑞說道。
看到失而復得的文件,張承光心里長出了一口氣,也沒空考慮楊瑞遲到與否的這種小細節,一種別樣的感覺充斥在他的胸間。
那是一種逃出生天,死而后生的解脫感。
這信息能不能流傳出去,張承光已經不打算追究了,實際上他就沒有打著一定可以保密的譜。
這文件最終是要轉交給黃島區政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