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菲媽原本想問的是,人家城里人,不介意自己兒子找個農村的女孩么?可到了最后,卻變成了問問人家是什么意見。
那種骨子里的不自信,讓菲菲很難受。
她頓了頓,才說道:“我們還沒到見父母那一步呢,先處處看。”
菲菲也想好了,她不會給爸媽太高的期望值,那樣即便以后跟楊瑞沒有任何結果,對家里一句:不合適,最后分開了。
也就解釋過去了。
從什么時候開始,她開始不斷的給自己留后路了?菲菲也不知道,可面對那樣的一個男人,她真的很難放棄。
如果,在她開始經營自己事業的時候,楊瑞已然沒事寫寫書,跑跑滴滴,一如既往地安穩下去,或許,隨著時間的流逝,菲菲眼界的提高,經濟的愈發獨立,那個時候,依然“安穩”的楊瑞還能否入她的眼?
是因為什么喜歡了他?
菲菲經常問自己,最開始,可能是他的羞澀?他的嗓音?還是他的為人?
可隨著認識的加深,能自己創作小說的楊瑞,在只上過高中的菲菲眼里,是才華橫溢的。那,應該算是一種崇拜吧。
而他即便跟她有了親密的關系,可是,在有了女朋友之后,就算有無數的機會,他還是選擇了對她坦誠相待,而不是為了私欲來騙她。
當然,只是這樣就足夠了嗎?只是這樣就可以一直吸引她了嗎?
很意外的,就在不久前,許久未見的楊瑞告訴她,自己正準備經營一家停車場。
行業是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并不是那種不思進取的人。
她始終認為,一個男人,最終要的除了人品,便是一顆永不停歇的進取心。
一個最普通的男人,有一個優良的品行,那么他雖然不會很出色,但可以稱之為一個好人。
但這并不夠。
若想不普通個,若想有一個更加美好的人生,就必須有一顆不斷進去的心。
要不然,怎么會有“人生就像登山”這種說法。
登山很累,每個人都知道,可是,越到高處,那邊的景致也是低處所無法體味和見識的。
對此,菲菲雖然只是經營了不到兩個月的服裝店,就已經很有感觸了。
許久以前,她每天在燈紅酒綠中醉生夢死,喝著并不可口的酒,陪著并不想陪的人,用青春和健康去換取砍死不菲的收入。
除了代表金錢的數字能讓她聊以慰藉,什么自尊,什么情緒,什么喜好都是她自己所不能左右的。
而現在,只是換了一種方式的辛苦,但她所面對的人,不用在喊人家“老板”,她就是老板。有那么一瞬間,她究其原因,驀然發現,讓她選擇這條不一樣道路的人,可不就是他?
“哦!你也不小了,要是人不錯,你也別錯過了。”
見菲菲不想說太多,菲菲媽也不好一直追問。
“嗯,我心里有數。媽,一會兒我把地址發給你,記得盡快給我寄過來。這個……很重要。”
話題回還,菲菲媽這才想起來,女兒的最終目的是要戶口本來著:“你要戶口本,就是為了遷戶口?”
“是啊,他說先遷到郊區,過段時間再找找人,從郊區落到市區也比直接從咱家這里遷過去簡單。”菲菲答應過楊瑞,不把拆遷的事情說出去,她也做到了。
畢竟,這件事他連蘇曉都沒告訴而讓自己參與,她也要對得起他的這份信任,不是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