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友安排了“政治任務”,楊瑞就得當成個事兒來辦。
只是……讓他刻意去結交某個人,實在是有些為難楊瑞了。
楊瑞始終認為與人交往,以誠為本才是最正確的方法。懷著某些目的,自己心里的那道坎就很難過去。
那種別扭的感覺讓他賊難受。
首先,他得想個由頭跟人家張承光聯系吧?而且,楊瑞還不能僅僅跟他說句謝謝就了事。想要把前因后果都交代明白,至少得約出來見個面吧?
張承光的電話他有,但怎么說卻讓他頭疼無比。
頭一次干這事兒,沒經驗啊!
嘴里是答應蘇曉要盡快聯系人家,但楊瑞一連兩天都沒尋到一個合適的機會,或者說想到一個合適的借口去跟人家說。
而蘇曉卻時不時地打個電話敦促一下楊瑞,問問他事情的進展情況,就更讓他難受了。
只是楊瑞并不知道,他想聯系張承光,張承光卻更想聯系他。
這事兒還得從他停車場的違規信息被那家原本承包魚塘的人捅到市委的時候說起。
張承光供職秘書處,職位不高,但這個部門里的人消息卻是靈通。
他在聽說了這件事之后,第一時間就覺得很扯淡。
那個魚塘因為區里跟市里相互扯皮的時候,他就知道那個地方。更知道那家人的“惡名”在市里是掛了號的,標準的刁民。
而今年創城工作領導又十分的重視,之前一段時間市里也多次跟市北區溝通讓他們出面把那倆臭水塘給處理掉。
奈何區里也哭窮沒錢。
正在市里決定強行下任務的時候,突然有消息稱,那兩個魚塘的地塊到期,有人出面買下了那倆魚塘的地,在土地用途上,人家寫的是“停車場”。
這樣一來,區里和市里都解決了一個不大不小的麻煩,最關鍵的還是停車場這個行業正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停車難的問題。就算不能解決很多,但對于周邊小區緩解路邊停車導致交通擁堵的問題是肯定可以改善的。
是以,市政這邊對此就十分樂意配合了。一系列手續都是一路綠燈,一點關卡都沒給設。
市里領導自然也注意到了,這個節骨眼上,出現了這樣的一個人,正好解決了他們手頭上的麻煩,想不注意都難。
可是,隨著事情的發展,突然爆出停車場的經營者在拿地的手續上有違規操作的行為,本來就對此有些關注的領導得知后大發雷霆。
畢竟明明是一件好事,卻被爆出丑聞,頓時就讓整件事變了味道,亮點變稱污點,領導心里能痛快的了?
就算知道是那家人故意挑事兒,他們卻不能裝作不聞不問。
身在秘書處的張承光出于好奇,就隨意關注一下這事兒,自然不難發現楊瑞的名字。
楊瑞,這個名字很普通。
可是,這個名字對張承光來說卻有不一樣的意義,要不是那個叫楊瑞的小伙子把那份要送到黃島區政府的文件給他送還了回來,他的職業生涯估計就要畫上一個不圓滿的句號了。
當然,他記得楊瑞不單單是因為他的“拾金不昧”,還有他比較特殊的職業。
用當初他們在路上隨意聊天時楊瑞的原話來說,就是:滴滴開的比我好的,沒我會寫小說,小說寫的比我好的,沒我會開滴滴。
雖然只是當時的一句玩笑話,卻給了張承光很深的印象。
再見這個名字,自然就讓張承光想起那個小伙子。
本來,他以為那只是一個巧合。
但是,當他無意間看電視的時候,新聞里報導了那家停車場成了警民共建單位,老板多次協助警方破獲大案要案,且畫面里,他看到了楊瑞之后,張承光才將兩個或者多個形象重合到了一起。
第一時間,他的感覺是驚訝。
但隨后,他對楊瑞的感覺就變成了好奇。
按理來說,一個有自己產業不大不小的老板還有那種“豐富的經歷”,再出來跑滴滴就十分奇怪了。更不用說楊瑞給他的印象一直都很謙和。那種沖突感,才讓他對楊瑞十分的好奇。
要是一個完全陌生的人,想要去認識人家自然會顯得很詭異,但他倆卻算不得陌生,多少還是有些交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