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大爺的!”
玩鬧只是一時的,待跟張承光分別之后,兩個“心滿意足”的人各自回家。
楊瑞第一時間去了蘇曉那里,不是因為一只癩蛤蟆想吃天鵝肉,而是找她說正事兒。
溫存過后,被楊瑞擁在懷里的蘇曉聽完他將今天晚上張承光的表現說完,沉吟了一會兒才說道:“有這輛車在,你們的關系就要穩很多了。”
“你知道,我其實并不想這樣。”楊瑞是真的不想這樣。
或許張承光是真的心滿意足,但是對于楊瑞來說這頓飯吃的著實很累。
他不是沒見過類似的交流,之前吳建斌也帶著他跟不少衙門里的朋友吃過飯,給他印象最深的,就是那次跟王局長的一頓飯。整場什么正事沒說,卻把正事給敲定了。楊瑞當時就覺得,要是換了自己,肯定玩兒不了這種路子。
現在,就真的換他自己玩了。
張承光還不是什么高位置的官員,倆人的交流也相對的比較直白。
若換成游戲來講,那就是低段位的交鋒吧。可就算這樣他還是感覺異常的疲憊。
“可是你在社會上混,多條路子總是好的呀。”蘇曉知道他的為人,輕聲安慰著。
“很難交心啊。”
交人交心,這是楊瑞所一直秉承的,不得不承認,他以前也不是沒有遇到過不對撇的人,哪怕你用真心也換不來對方的誠意,對于那種人,一次看透就遠離就好,沒必要糾結。
但按蘇曉的說法,類似與張承光的這類人,楊瑞哪怕很難跟他們交心也不得不繼續打交道。那種違背本意初衷的做法,他的感覺很不好。
“有交心的朋友,也有交利的朋友,分開就好呀。”
“感覺那樣會很累。”
“那你覺得吳建斌累不累。”
“他更累。”
“那你想不想成為他那樣的人?”
“……”
“普通人沒這些煩惱,但他們可能會在菜市場為了幾毛錢跟菜販爭執半個點兒,你說他們累不累?各有各的煩惱而已啊。”蘇曉深知,楊瑞從一個碌碌無為的寫手、滴滴司機到現在擁有一家屬于他自己的停車場的小老板,經歷的時間和事件都太少。
雖然不能說她在揠苗助長,但短時間內他的思想意識想要及時跟上,著實有些為難他了。
這點,蘇曉很理解。
所以,她用女人特有的細心和耐心不斷的開導他,不希望這件事給楊瑞帶來任何陰影。
“而且呀,現在哪兒那么多讓你交心的朋友啊??”
“道理我懂,只是……”
楊瑞的話還沒說完,他放在床頭的手機卻歡快地響了起來了。
拿過電話瞧瞧來電顯示,楊瑞嘿然一笑,對蘇曉道:“誰說沒有?這不來了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