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可一直沒主動提起這事兒,主要是他也有些猶豫。
原本他以為楊瑞除了寫小說之外,就是只是跑滴滴,若是那樣,自己給楊瑞提供了這個項目,他能做起來對他來說也算是創業了啊。
但問題是楊瑞現在已經有了一家停車場了,自己再跟他說,他能不能去做就兩說了。如果蔡可煞有介事地跟他一頓介紹解釋,結果楊瑞一句:不做。
那他得多尷尬。
是以,在見到楊瑞之后,蔡可并沒有主動提起這件事。
不過,現在楊瑞主動問了,他也不介意和他說道說道。
“那是之前我跟幾個朋友一直在做的一件事。”
“哦?什么?”
“一個類似共享平臺的系統軟件框架。”
“共享?”
“對,滴滴打車就可以看作一個共享平臺,它給乘客和車主牽線完成出行,乘客的車費是付給作為第三方的平臺,對于車主和乘客來說都很安全。”
“這么牛逼?你們能干的過滴滴?”
“開玩笑,我就是打個比方,滴滴那后續的投入太大了,不說運營,只說軟件的開發我們就比不上。他得嵌入導航,i系統,以及三方信息等等等等,我們的小團隊還玩兒不了那么大的活。
我之前也說了,那是一個系統框架,可以做小型的三方共享平臺軟件,比如你提供某樣有客戶需求的東西,我們可以根據需求寫入程序,比如……家教吧。如果有人想做這件事,能搜集到想要做家教的老師的信息,錄入平臺,然后再聯系到生源,那么這個買賣就算成了。”
“家教?現在的政策好像不允許在職教師做這個吧。”
楊瑞喃喃道。
“呃……是不允許,不是還有很多允許的業務嘛,你開動腦筋想一想唄,反正讓我說大方向是肯定沒錯的。這互聯網的發展,有滴滴這個珠玉在前,后續的各種各樣的共享肯定跟狗尿的蘑菇一樣。但你讓我想具體的,我沒那么多閑工夫啊。”
不得不說,他的這番話楊瑞也覺得很有道理,滴滴一出,大家都只看到他在不停的燒錢,但誰也不能否認,當燒錢燒到一定程度之后,他會迎來的他的收獲期。將司機和乘客的習慣培養起來以后,就是他收割的時候了。
是以,后續必然有很多跟進的。但是有句話說的好,學我者生,像我者死。
跟風滴滴的企業必然有,而且不在少數,但學他的模式可以,但也做約車平臺估計能活下來的不多。
蔡可的意思楊瑞也懂了,他們能做共享平臺軟件的框架,在這個框架里,你可以選定一個想要做的項目,然后他們可以寫入程序來配合你。
當然,這個不可以太復雜,太過復雜的他們也玩不了。
就像他剛才說的那種教育共享,實際上是個很好的創意,而且,學生也一定有需求,若是有名師坐鎮,相信生意會很火爆。他提供一個平臺,讓老師跟學生完成資源置換,平臺抽成,簡直就是清水撈銀子。
問題是國家政策不允許,你就不能干,干了就違法。
只是一時半會讓楊瑞再想出一個合適的項目,還真有些難為他了。
“你這說白了,就是給我出了個難題,這叫什么項目啊。你說你要是去賣這個平臺框架倒也還行,你這根本就是讓我自己想招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