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鄉遇故知是人生四大喜事之一,不管以什么形式來實現都無法改變這個事實。
即便李星云知道楊瑞要來,在真正看到風塵仆仆的他的時候,心里還是有些感動的。
在這個時候,楊瑞在他的心里,已經不是一個“客戶”,一個運氣很好的“奇人”,而是……一個朋友。
“這位是楊瑞,我朋友,這是鄭鑫海……”
“亮子。”
從簡單的介紹里,董貴就不難看出眼前這打扮各異的仨人跟李星云的親疏關系來。
當先那個年輕人應該是跟他關系最好的,能讓李星云特意加上“我朋友”三個字的定語讓董貴覺得這人應該很不一般。
至于后面那個非常顯眼的胖子,董貴卻覺得他不過是個跟班而已,而中間那個年紀最大的中年人,應該就是他的老板。
只是讓董貴看不太不透,摸不清來路。
“這位是董貴、周文,我被困在317國道上,一路都沒有車停下,要不是他倆停車載著我,估計今天晚上我得睡戈壁上。”
對董貴和周文,楊瑞客氣地打著招呼。
李星云說的輕描淡寫,但是在戈壁灘上幾百里不見人煙是很正常的,在那種情況下,董貴敢停車讓一個陌生人搭車,不說他膽子大不大,至少心腸是好的。
對于一個這樣的人,很難讓人生出惡感。
人都喜歡美好的東西,不管是外表上的,還是內里中的。
我喜歡親近美女,亦喜歡親近好人。
董貴和周文的做法,很成功地獲得了楊瑞和老鄭的好感。
當然,對于老鄭來說,他是真的很感謝董貴救了李星云,如果真給李星云丟戈壁灘上一晚上,不說他能不能挺過來,那么大的晝夜溫差,怎么說也得讓他大病一場啊。
“相見就是緣分,既然湊到了一起,擇日不如撞日,就今天,就現在,我做東,咱們宵個夜去。”
脫難之后的李星云心情大好,兩邊介紹寒暄一畢,李星云哈哈笑著說道。
“欸欸,李大師可別這么說,怎么著你們你也算是遠道而來,我這個做地主的總得表示表示,這樣,我來安排。”
董貴哪里會讓李星云請客?趕忙說著。
李星云卻是擺擺手,說道:“這個你不要和我掙,我自然有我的道理。”
他倆在這說著,楊瑞搖搖頭道是:“哥,你不看看現在幾點了?凌晨兩點半了……咱們……野餛飩去么?”
雖然董貴不知道野餛飩是什么意思,但笑笑說:“這里有24小時營業的飯店好多的,時間無所謂,關鍵是嘗嘗我們新疆的風味嘛。所以,還是我來吧。”
董貴說他是地主,其實丫是在和田做生意。烏魯木齊他根本也是很少來的,那里算的上什么地主?
要照他這么說,楊瑞還可以說他是焦作的地主呢(距離上差不多),可那能一樣么?
周文自然是知道這一點的,偷摸撇了董貴一眼,沒瞧出他露怯,估計這貨有些門路也說不定。
可他哪兒知道,董貴也不過用手機上網去查烏市凌晨去哪兒宵夜比較好罷了。
話已至此,李星云也不好不給他面子,一行人上了董貴的車。
坐上攬勝的一瞬間,楊瑞就感覺到這車甚至比吳建斌的卡宴要好。
相對于偏運動、偏時尚的卡宴,攬勝的內飾似乎更莊重一些。
嗯……找機會給老吳推薦推薦。他那個年紀攬勝似乎更適合一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