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瑞怎么也沒想到怎么最后又繞到了他的頭上。
本來聽著老鄭侃侃而談還特么頭頭是道,楊瑞心里也覺得老鄭做做正經生意其實是不錯的。
董貴的一些話他也聽出個大概,和田玉雖說政府限制開采,但也正因為政府限制了,所以這個價格才居高不下,就是黃金在它面前也不過是個“呵呵”。
要是鄭鑫海能在青島開家玉器,由董貴這邊供貨,在李星云做見證的情況下,雙方都有一個信任的媒介基礎。
這就有點像淘,盡管雙方都不需要把錢給第三方,但信任已經建立了。中間環節就會省卻很多麻煩。
其中的利潤也不用說自然是高的驚人的。
這種生意,豈不是比他開什么ktv夜總會更好?
可他哪里知道,鄭鑫海也不過是就著李星云的話頭,做個順水人情。他想的甚至只是給自己的老兄弟一個安身立命的營生。
不過,他既然想要做了,又怎么可能將楊瑞拋到一邊。
在自己最落魄,迷茫的時候,楊瑞可是主動拉自己“入伙”的。
現在他有錢,多少投入一些弄個玉器行,也讓楊瑞參與進來,這才是真正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這是一種更加緊密的聯系和關系。
說老鄭臨時起意也好,早有預謀也罷,既然碰上了這個機會。他也不想就這么放棄了。
“海哥,我那邊一堆事兒呢。”
他的心意,楊瑞領了,但想想自己的平臺還沒弄好呢,哪有那個經歷再去搗鼓玉器行?
“瑞啊,現在你可別說連百八十萬都拿不出來。”鄭鑫海戲謔道。
“錢是小事兒……”楊瑞現在雖說負債累累,可手頭上能供使用的流動資金并不少,百八十萬的拿出來也不會有什么問題,只是……
沉吟了一番,楊瑞為難道:“精力有限啊。”
“又不用你盯著,我這邊人多,你該忙就忙你的,但是,錢可一分都不能少哦。”
說罷,除了周文,一桌人都笑了起來。
這事兒要是能成,對仨人來說都是好事。
老鄭成全了自己對兄弟的義氣,董貴自己擴大了銷路多了一條渠道,而楊瑞也算是一項穩妥很多的投資。
自古以來都是戰亂黃金,平安古玩。
現在的中國整體都在向上發展,不可能有戰亂,那古玩玉器就成了不錯的投資項目。就算現在升值空間已經有限,但勝在穩妥。
同時,這比你屯房子什么的也高雅的多不是么?
再者老鄭也說了,日后有個什么需要打點的,用玉器這種價值高,體積小的做禮品總好過一些太過明顯的東西,還不容易留痕跡。
打個比方,就像當初楊瑞結交的張承光,他是“借”了一輛車的。
其中的手續周章所費就不用說了,要是換成和田的羊脂美玉呢?
嘿!怕是拳頭打的小擺件就不是一輛奧迪a4能比的吧?
這個章程就算定了。
接下來,仨人便就一些細節問題展開了討論。
老鄭表示青島那邊的一切事務他都可以搞定,而董貴則將貨源一力承擔,至于品質,用董貴的原話來講就是:“這個你們大可放心,只看你們的定位,中檔高檔的貨我這里應有盡有。低檔的咱們就不用考慮了,那玩意利潤太小,沒有做的必要,除非你們有更好的走量渠道。”
老鄭是個門外漢,渠道什么的他上哪兒弄去?
既然要做,那就直接走高精尖路線得了。在青島,珠寶玉器行并不少,但很多都是主打金銀、翡翠,或者鉆石。
再就是文玩館,那里有部分玉器,但也不是主打,而一般專營玉器的店,品種也是十分的駁雜,在老鄭看來檔次高的太少了。
老鄭想要在青島弄家專營和田羊脂的玉器行并不是無的放矢。因為專營和田羊脂的,他是真沒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