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不用你盯著,我這邊人多,你該忙就忙你的,但是,錢可一分都不能少哦。”
說罷,除了周文,一桌人都笑了起來。
這事兒要是能成,對仨人來說都是好事。
老鄭成全了自己對兄弟的義氣,董貴自己擴大了銷路多了一條渠道,而楊瑞也算是一項穩妥很多的投資。
自古以來都是戰亂黃金,平安古玩。
現在的中國整體都在向上發展,不可能有戰亂,那古玩玉器就成了不錯的投資項目。就算現在升值空間已經有限,但勝在穩妥。
同時,這比你屯房子什么的也高雅的多不是么?
再者老鄭也說了,日后有個什么需要打點的,用玉器這種價值高,體積小的做禮品總好過一些太過明顯的東西,還不容易留痕跡。
打個比方,就像當初楊瑞結交的張承光,他是“借”了一輛車的。
其中的手續周章所費就不用說了,要是換成和田的羊脂美玉呢?
嘿!怕是拳頭打的小擺件就不是一輛奧迪a4能比的吧?
這個章程就算定了。
接下來,仨人便就一些細節問題展開了討論。
老鄭表示青島那邊的一切事務他都可以搞定,而董貴則將貨源一力承擔,至于品質,用董貴的原話來講就是:“這個你們大可放心,只看你們的定位,中檔高檔的貨我這里應有盡有。低檔的咱們就不用考慮了,那玩意利潤太小,沒有做的必要,除非你們有更好的走量渠道。”
老鄭是個門外漢,渠道什么的他上哪兒弄去?
既然要做,那就直接走高精尖路線得了。在青島,珠寶玉器行并不少,但很多都是主打金銀、翡翠,或者鉆石。
再就是文玩館,那里有部分玉器,但也不是主打,而一般專營玉器的店,品種也是十分的駁雜,在老鄭看來檔次高的太少了。
老鄭想要在青島弄家專營和田羊脂的玉器行并不是無的放矢。因為專營和田羊脂的,他是真沒見過。
有董貴在這里保證真品,這送上門的生意豈有不做之理?
他仨人聊的嗨了,倒是周文一個人還在那里悶悶不樂。
李星云將這一切看在眼里,心下微微一嘆,不管怎么說,他和董貴也算幫了自己大忙的。
想到這里,李星云沖周文揚了揚酒杯,說道:“老周,我在這里待不久,你的事情,不要太過介懷,最后送你一句話,有求皆苦,無欲則剛。”
“有求皆苦……無欲……則剛?”
周文喃喃,片刻才苦笑道:“李大師,我記下了……嗯……盡量吧。”
說著,周文跟李星云虛虛一碰杯子,將杯中酒一飲而盡。
他最終能不能聽的進去,李星云不管。話已經說道,理不理解就是他周文的事兒了。
一頓宵夜吃了快倆小時,天蒙蒙亮時,一行人才找了家酒店休息。
翌日,李星云去派出所辦了臨時身份證,帶著派出所開具的證明去了機場,既然答應了鄭鑫海,他就要先行一步回青城山跟師叔回稟一聲,讓他提前做個準備。
而楊瑞和鄭鑫海則要跟著董貴回和田市,一來是去買下那塊阿富汗白玉料,二來就是去董貴店里實地看看。
周文似乎是聽進了李星云的話,并沒有再在烏魯木齊找什么關系,也跟著他們回了和田。
這一趟,雖說是白跑,可遇到了李星云也算不虛此行。
——
“董哥,你這店規模不小啊。”
一路之上,幾人也算是混的熟了,關于自家的店鋪董貴只是略作介紹,但是等楊瑞和鄭鑫海真正到店之后才發現,他口中的“小店”并不小。
上下兩層一共三百多平,裝飾的古香古色。
一層大多是一些小的吊墜,把件。而二層則是雕功更加精良的擺件。在臨街的店鋪背后,還有一個倉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