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女王抵達港島的這三天中,維多利亞港口碼頭倉庫的營地里面,鑒定師們的工作沒有一刻暫停。
目前,整個神廟寶藏的鑒定進度已經有一半,初步可以判斷出這批寶藏的級別和類型了。
在所有的寶藏藏品中,達到珍寶級別的首飾數量約占5%,也就是差不多5000件的樣子,他們的價值占所有藏品價值的80%。
剩余的部分大部分藏品,都是生活類的黃金器皿和當時流通的金幣。
它們經過鑒定后,除了少數稀有金幣外,剩余的價值,雖然超過材料黃金的價值,但如果算上拍賣需要扣除的費用,就有點得不償失。
于是,孫志偉決定,這批普通的黃金制品將被收回,不會參與后期的拍賣會。
這樣一來,后續一半的藏品的鑒定工作立即加快了起來。
鑒定師們開始快速分辨藏品的價值,將珍寶留下進行二次鑒定并估價,確認不是寶貝的就堆到一邊。
在鑒定開始后的第25天,整個寶藏的鑒定工作正式完成,孫志偉跟佳士得公司簽訂了進一步的委托拍賣合同。
當天下午,十幾輛裝甲車組成護送車隊來到港口碼頭,接走了那7000多件珍品寶藏。
現在算是見識到了百年公司的底蘊了,那十幾輛裝甲車大部分居然是從駐軍那邊借來的。
沒有過硬的人脈關系,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這些裝甲車將會把這批珍寶級別的藏寶,運往佳士得公司位于中環遮打道18號歷山大廈的亞洲分公司金庫中。
歷山大廈的位置很不錯,左邊就是中環,街對面是置地廣場;向北隔著一條街就是怡和洋行,西南隔著一條街就是皇后大道中,東南街對面就是匯豐大廈。
這里就是港島最繁華的所在,平克頓公司租用的辦事處也在這棟大樓里面,只不過佳士得獨占22層,平克頓辦事處在29層。
這個歷山大廈的來歷可不簡單,當年第一代歷山大廈建成于1904年,以其嚴謹的文藝復興風格贏得了南華早報的贊譽,它曾是屈臣氏大藥房的總部。
后來,因為建筑老舊,五十年代第一棟歷山大廈被拆除重建。
又過了二十多年,它又經歷了第三次重建,這次它統一了地塊所在的三角區域,成為了一棟34層的摩天大樓并佇立至今。
當武裝車隊向著歷山大廈出發后,寶藏所在的倉庫就被孫志偉的手下封閉了。
理論上,現在就是倉庫剩余的寶藏最危險的時候.
雖然剩余的寶藏比不上被運走的精品的價值,但剩下的十幾萬件藏品可都是黃金制品,光是黃金的價值就十分可觀了。
它們之所以沒進入拍賣程序,只是因為不劃算而已,并不表示它們沒價值。
經過佳士得鑒定師們的評估,這批神廟寶藏的總價值在1500億美元左右。
其中被運走的7000件就價值1200億美元,剩余的部分如果算成純金,價值也在300億美元左右。
平均下來,剩余的藏品中的任何一件的價值,都有幾十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