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港島進社團的人,大部分都沒什么文化,指望這些粗坯能懂得急流勇退,簡直是天方夜譚。
事實上,隨著部分懂事的大佬們的退出,空出來的地盤和地下利益,讓很多社團頭目如同見到血的蒼蠅一樣撲上去搶奪。
于是,就出現了社團大佬們的第三種結局,也是港島大多數社團頭目的結局,那就是頂風作案,死不悔改,最終被直接干掉。
在世紀末的那三年中,被抓的1.8萬社團份子里,有87%的被判了刑,平均下來每人進去“赤柱”踩了4年多縫紉機。
那些曾經囂張得不可一世的“大哥”們,要么在“赤柱”過著頤養天年的日子,要么出來以后只能靠打打零工湊合生活。
社團的大佬們和嘍啰們除了以上三種結局,還有最后一種叫零星殘留。
進入21世紀后,港島大約還剩下500多人的社團成員,他們依舊活躍在歌廳、舞廳等娛樂場所茍延殘喘。
但他們也只能零零散散的搞點敲詐勒索,而且必須在一些監控的死角作案。
一旦他們露臉,就會被無處不在的攝像頭拍到,警察會在幾分鐘內就能趕到現場。
他們即使不被現場抓住,也會在警察局龐大的數據資料庫中被查個底兒掉。
21世紀的港島社團,如同過街的老鼠,天天過的朝不保夕提心吊膽的日子,還沒普通人過的好,他們想要回到社團橫行的時代卻再也不可能了。
因為在新世紀,從制度上就再也沒有了社團生存的土壤,普通民眾也不會想回到過去的生活。
現如今去港島,無論是深夜的旺角,還是夜晚的油麻地,都可以安心漫步。
大街小巷到處都裝著24小時的監控攝像頭,警察的出警速度特別快,連續十幾年犯罪率都在下降,這也讓港島成為了全球最安全的城市之一。
但社會上的那些渣滓們就此消失了么?并沒有,社團的故事壓根就沒有結束,只是重新換了一個劇本。
街頭上看不見古惑仔了,不代表社團就真的絕跡了。傳統的暴力模式走不通,他們就開始轉向更隱蔽、更“文明”的犯罪。
21年的時候有一個社團成立了一家信托公司,然后用這個公司的名義,在好多家銀行開了戶。
之后的三年中,他們用這些賬戶,存入了高達198億的來路不明的資金。
然后,他們再通過一套極其復雜的轉賬、購買虛擬貨幣、瘋狂掃貨奢侈品等方式,把這些錢變得比你的臉都干凈。
這種玩法,比起當街砍人,那可是隱蔽太多,也暴利太多了。當然,警方的打擊也從來沒停過。
就在前年,一個代號“伏箭”的行動,就抓了82人,凍結了11.3億的資金。
25年5月,代號“剿除”的行動又抓了83人,繳獲了價值225萬港元的面粉。
同一個月,“逸影”行動再次出擊,拘捕了129人,罪名更是五花八門。
所以,港島社團的故事壓根就沒結束,它只是翻開了新的一頁。
社團的古惑仔們脫下了花里胡哨的襯衫,穿上了筆挺的西裝,手里的砍刀,也換成了鍵盤和計算器。
從過去街頭巷尾的“武斗”,徹徹底底升級成了金融市場里的“文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