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志偉雖然已經做好了跟猴子家在海上打一仗的準備,但他也不會盲目自信地以為自己必勝。
有些事情是必須有所警惕的,那就是,猴子家之所以能這么狂,主要是它背后有人撐腰。
從76年開始,毛熊每年要給猴子發20億美元的補貼,其中10億美元是現金,另外10億美元是裝備。
這可是一大筆錢,猴子家的經濟都快被咱打崩潰了,但依然屹立不倒,就是有這每年20個億在支撐著。
當年剛拿到這筆錢的時候,猴子是真把毛熊當親爹啊,為此,還把他們南方最大的港口金蘭灣租給了毛熊當基地。
這下子可把毛熊給高興壞了,這是毛熊歷史上,首次在南亞獲得海軍基地,歷史意義非凡。
也不怪毛熊高興,毛熊家位于歐亞大陸的最北端,看似疆域龐大且沿海線漫長,但他們的大部分海岸線都在北極圈內。
北極圈的海岸線能叫海岸線么,那就是個常年冰封的冰疙瘩,陸地跟海洋都分不清楚的,有跟沒有也沒什么兩樣。
早年還是沙俄統治的時期,毛熊還是個內陸國家,經過200多年的擴張和開拓,他們才逐漸擁有了一些出海口。
比如說西部的圣彼得堡,西南方向的克里米亞,東部的海參崴等等。
可毛熊并不因此而滿足,因為他們現有的出海口的地理都十分偏僻。
其中,圣彼得堡在波羅的海深處的芬蘭灣最里面;克里米亞在黑海深處的亞速海;海參崴在東亞北部的日本海。
可以說,這三個出海口,每一個都在航線的最尾端。
這樣的港口只能說能通航,卻享受不到全世界繁忙的海上貿易中的任何利益。
而印度洋因為承載著東西方海上貿易的重任,是世界海上貿易的核心海域,只有在印度洋擁有出海口,毛熊才能順利從陸權國家轉型為海權國家。
因此,毛熊一直對進軍印度洋耿耿于懷。
不過這事兒難度系數太高了,畢竟毛熊屬于歐亞大陸北部的國家,要想讓他們進入印度洋,就必須要征服南部一系列國家。
19世紀的毛熊,對這事兒充滿了幻想,當時的沙皇至少安排了三條進軍印度洋的線路。
第一,從外高加索地區,進入伊朗,從而抵達印度洋。
第二,從中亞進入阿富汗,再由阿富汗進入伊朗,從而抵達印度洋。
第三,從新j抵達西z,再由西z進入緬甸,從而抵達印度洋。
這3條路,可謂是一條比一條艱難,尤其是第3條,路況非常復雜,沙俄止步于西z就沒有下文了。
而且要想走通這3條路中的任何一條,都得問問英國人答不答應。
因為那時候的英國已經占領了伊朗南部、印度次大陸絕大多數地區,甚至連緬甸都給占了,直接把沙俄的所有南下之路都給封死了。
無法進入印度洋,沙俄便打算退而求其次,從中國東北開始慢慢耕耘,從而得到亞洲東部的海岸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