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次來電熱水壺廠,周浩然都希望盡快簽單。
這次不一樣了,他反而不希望簽單太順利。
可以慢慢磨。
簽單不是目的,他想在簽單的過程中,找到一些跟這個時代民企打交道的方式方法,找到一條可以“入道”的法門。
去了電熱水壺廠,見到了王經理。
王經理苦下了臉,“周顧問,現在事情又變復雜了。”。
周浩然問:“怎么了?”
王經理道:“我這有兩個壞消息和一個好消息。”
周浩然笑著說:“我承受能力還行,你盡管說。”
王經理道:“一個壞消息,是總經理今天開早會,確定了接下來的推廣合作商,他選擇了《海港晨報》。”
“啊?”
周浩然一腦門黑線。
對這個年代的人真是很難理解,報紙的傳播力,怎么能跟電視比?到底是什么原因,讓那么多人都跑去跟報紙談廣告合作?
王經理接著說:“好消息是,下半年廠里的廣告預算一共有25萬元。跟《海港晨報》的合作,只用去了6萬元的預算。”
“那還好。”
周浩然松了口氣。
王經理搖搖頭,“還有一個壞消息,我們老板接下來,想要進一步的加深跟報紙的合作。”
周浩然很吃驚的說:“不是吧?還要去報紙上打廣告?”
王經理對此也很無奈,說道:“老板是這個意思。”
“瀟總監呢?”
“她很年輕,應該對電視這種傳媒更能接受。”
“嗯?”周浩然隱約聽出了他的意思,試探著問,“王經理,咱們廠長,有多大年紀?”
王經理道:“五十多歲。”
周浩然接著問:“瀟總監呢?”
“二十多吧。”
王經理笑呵呵,遞了個眼神,不言自明。
這就是民企的缺點了。
這是屬于個人的企業,老板愛怎么搞就怎么搞,想任命誰就任命誰。這個電熱水壺廠的老板,跟年輕貌美的瀟總監去外地出差七八天,兩人的親密關系在廠子里估計是公開的秘密。
相對而言,國營單位就會更有組織性、紀律性,有比較規范的管理秩序。
周浩然從中就摸索出了一點規律。
民企的誕生其實很短暫,也就是92年南巡講話之后才雨后春筍的出現。
在此之前,那些所謂的民企,要么是小作坊、個體戶,要么是掛靠在國營單位下的“國有”屬性。
現在才96年,就意味著民營產業才剛剛開始,還處于草莽階段,各方面都很不規范。
遠不像二十年后那樣,很多優秀民營企業都已經成長為世界級的商業巨頭。
這年頭的民企,就是一言堂!
大事小情,都是老板說了算!
老板可以隨心所欲地任命他的小蜜當市場總監,反正就是掛個名,所有的實權都掌握在老板個人手里。
周浩然詢問:“這事,如果去找瀟總監,也未必有用吧?”
王經理咳了咳嗓子,正色道:“咱們這就過去,找她問問!”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