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浩然去了長興出版社。
去看看情況。
主要是確定這家出版社的真實性,以及這家出版社的實力。
印刷機、裝訂機、覆膜機、裁紙機、折頁機……雖然都是從港臺淘換過來的人家淘汰的二手設備,卻很齊全。
周浩然問:“這些設備,花了多少錢?”
李長興道:“都是二手的,弄了點批文,從港臺那邊買過來的。韓日的設備更便宜,不過進口這關不好過。一共花了200多萬。”
“銀行貸款?”
周浩然不信他有這么多錢。
李長興點了點頭,“嗯,我是下海創業嘛,組織上給支持。還有魏先生幫忙,拿到了一筆貸款,不過早就還清了。現在出版社這邊的債務,主要就是印刷這批書的短期債。”
“還有其他訂單嗎?”
周浩然不需要太關心長興出版社的成長史,只需要確認合法合規就行。
“有是有……”李長興嘆了口氣,“可是不敢接啊,只靠著定金,很難完成客戶的訂單要求。如果再貸款,那真是貸不起了。”
周浩然表示理解,“是應該先把眼下的事解決。”
李長興道:“圖書生意的前景還是很大的,現在國家發展這么快,各行各業都有巨大的人才缺口。人才的缺口,就意味著知識的缺口。”
周浩然笑道:“李老板有眼光。”
“主要還是我之前的那筆訂單太貪心了。”
李長興有些尷尬。
周浩然道:“我這也有訂單,過幾天找你幫忙。”
“圖書印刷?”李長興微微一怔,“周先生是業內人?”
周浩然笑笑,“沒有,我有個朋友在做,我幫他一個忙。反正都要出版,既然有訂單,也就肥水不流外人田。”
李長興半信半疑。
誰知道這位周先生,是想真幫忙,還是想來占便宜?
不過,拒絕是不可能的,李長興陪著笑臉,熱情道:“那當然是好啊,工人們正愁沒活干呢!就是……周先生,出版得需要官方的正式批號。”
周浩然道:“我知道,不是正式的圖書,印刷點復制品。”
“那就好!”
李長興一聽,就高興起來了。
原來是復印材料啊!
這能有多少?
幾百份、幾千份就頂天了。
這點小錢,出版社完全承擔的起,周先生不給錢也可以幫忙。
在工廠里轉了一圈,周浩然基本了解了情況,也就進入了主題,“李老板,你能找到書商嗎?”
“能啊,就在國棉二廠那邊。”李長興提起這茬就很生氣,“他們連公司地都沒變,倉庫也都在那邊,就是不認賬。”
“去見見。”
周浩然這會兒,才感覺到重生后找到了一個可以真正實現自身價值的方式。
在電視臺里跑銷售。
這層次實在太低。
為了自我實現,他只能去尋找“銷售之道”,而不是靠著那些眼花繚亂看似很厲害的“銷售之術”去一單一單的跑。
在紅樓茶館接的這單任務,就挺好。
傭金不傭金,這都是次要的。
關鍵這能表現出自身價值。
別人都做不了的事,我可以!
……
李長興開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