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辦法?”姜雄雖然服軟,但服氣的是強權,可不是周浩然的個人水平,“我什么辦法都想過了,都行不通。”
李長興哼道:“你沒辦法,不代表別人沒辦法。”
“是嗎?”
姜雄很難相信。
現在都是市場經濟了,不是過去那種計劃似的的供給關系了,消費者擁有了選擇權。
周浩然對此成竹在胸,笑著說:“最簡單的辦法,是繞開中間商,直接進行點對點……或者說是b2b的交易。”
“啊?”
姜雄和李長興對視了一眼,都是一臉茫然。
周浩然道:“去跑市場,跟全市的小學建立關系。把書推銷給學校,學校以比較低的折扣價集采之后,再要求小學生們去買書。”
“好主意!”李長興振奮起來,“真是個好主意,我認識個朋友就是這樣的。他是做鉛筆生意的,就是直接跟小學合作,把鉛筆計劃性的通過學校來賣給小學生。”
姜雄卻沒見喜色,搖搖頭,“這恐怕不太行。”
“嗯?”李長興微微皺眉,“你怎么知道不行?”
姜雄嘆了口氣,“我也考慮過這個辦法,很難行得通。賣鉛筆,這是可行的,因為鉛筆對小學生是必需品。可是《少兒百科全書》不一樣。”
周浩然表示理解,“的確是這樣,這里是海港,堪稱是全國最文明的地方。其他省市可以廣泛采取的針對學校的強買強賣,在海港還是很收斂的。”
姜雄連連道:“對,就是這樣。《少兒百科全書》這套書的定價很高,有一百多塊錢……強行推給小學生,這吃相太難看了,很難有學校敢這么做。”
李長興的熱血有些轉涼,“那怎么辦?”
“做市場。”
周浩然早就知道采取那種跟學校對接的策略行不通。
哪怕是二十年后,童書銷售最主要的渠道,還是書商跟學校對接。把原本屬于經銷商和書店的利潤,都轉給學校,讓學校想辦法強賣給學生。
不過這次不太行。
《少兒百科全書》不能算做童書,門檻比較高,而且價格太高、趣味性不足。
最重要的一點,是知名度不夠。
后世里童書能靠著學校市場大賣特賣,多位童書作者都能在年度作家收入榜上名列前茅,主要就是因為這些作者全國知名。
都寫出過許多家喻戶曉的作品。
家長們知道這些童書作者,自然也會支持孩子們他們的書。
《少兒百科全書》的知名度太低。
沒法獲得家長們的認可,付費這個環節就容易引發爭議。
“做市場?”姜雄一臉苦澀,“周先生,做不起來啊。”
周浩然笑笑,“可以做。”
姜雄問:“怎么做?”
周浩然道:“想辦法提高《少兒百科全書》的知名度,讓家長和孩子們都想購買這套書,市場很快就可以打開。說白了,就是要做好營銷。”
姜雄很悲觀的說:“我做過啊,平安路的新華書店和教育書店,是海港最大的兩家書店。我曾花了20萬,在這兩家書店的墻上貼宣傳海報,貼了半個月。沒用啊,銷量就是做不起來。”
“你這樣肯定不行,廣告不是這樣做的。”周浩然跑銷售的過程里就看出來了,這個年代大部分人都不懂營銷,“得換個方式!”
姜雄眉梢一挑,“換個方式?”
周浩然道:“要做電視廣告!”
“啊?”姜雄大吃一驚,“電視廣告?”
周浩然笑笑,“電視才是這個年代最有力量的媒體。”
“不是……”姜雄就有些難以置信,“書也能去電視臺打廣告?”
周浩然反問,“為什么不行?”
“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