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周浩然制定了兩個計劃。
a計劃和b計劃。
a計劃,就是利用這個暑假,賺到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b計劃,那就只能是按部就班了。
在暑假的策略失敗后,去大學里讀書,然后在大學里做一些事情。
周浩然更傾向a計劃。
目前進行的很順利。
a計劃有一個時間上的硬性條件,只能是暑假。
因為暑假過后,高中生們就去讀大學了。
包括周浩然手里現在擁有的兩張王牌——理科狀元盛偉承,文科狀元馬薈蕾。
這倆人有“高考狀元”的身份。
在各大主流媒體里有廣泛報道。
有很大的知名度、信任度和影響力,全社會對“高考狀元”都有一種發自內心的崇拜似的追捧和欣賞。
這些都是“素人”周浩然所不具備的。
取其之長補己之短,是管理學的進階要素。
周浩然自然可以信手拈來。
所以他要抓緊時間。
趕在他倆上大學之前,把“高考狀元”的價值充分挖掘。
這次,周浩然的公文包里裝著理科狀元盛偉承的錯題本,去了李長興的印刷廠。
“你看這個,能不能印。”
周浩然把兩本錯題本遞了過去。
李長興看了一下,試探著問:“要怎么印?如果要新的排版,甚至把字體打印出來……”
“不用!”周浩然擺了擺手,“就要手寫版就夠了,直接原封不動的把這兩本復印,裝訂起來就行。”
李長興笑道:“要只是復印,那就太容易了,隨便一個復印店都行。”
周浩然問:“印這兩本,成本大概多少?”
李長興翻看了一會兒,估算道:“一本大概300頁,兩本600頁。小16開紙,紙張就用標準紙就行……需要特殊的精美包裝嗎?”
“不用。”
周浩然沒打算在市場里兜售,沒必要搞封面包裝。
“那成本應該不高,一張紙2分錢。一張紙可以是4頁。兩本,3塊錢足夠。還跟量有關系。一個批次,印刷量越多,成本就越低;印刷量越少,成本就會越高。”
李長興說到這里就嘆了口氣。
周浩然看出來了,失笑道:“《少兒百科全書》,你們一次就印了20萬套,是不是也是想壓縮成本?”
李長興道:“是啊,多印些,成本也低。沒想到會賣不出去。”
“時代不一樣了。”周浩然對此就很有感受,“之前是物質匱乏,圖書量不足,基本上只要不是太爛的書,都能有很好的銷量。以后可就不行了,供給端會越來越多,必須得有更精細的市場調研。”
李長興對這些不太懂,感慨著說:“過去這幾年,出版社的生意一直很順,賺了幾百萬。設備、廠房和土地的貸款,都還清了。就像你說的,隨便印什么都能賺錢。沒想到這次的大訂單,出了大問題。”
周浩然也不謙虛,淡然道:“市場是有人格的,你尊重市場,市場才會尊重你。”
李長興點了點頭,又問:“周先生,這兩本手冊,要印多少?”
周浩然對此也不拿不準,因為他也沒有實地調研,想了一下,說道:“咱們這一個批次,最少是多少本?”
李長興道:“這倒沒什么限制,只印一本也可以。不過,我們這不同于那些復印店,我們這是大設備,最好能有一定規模。啟動一次如果量太少,可能還不如去外面的復印店劃算。”
“多大規模?”
“一個批次,最好超過500本。”
“可以。”
周浩然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