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老舊的印刷設備,并沒有更新制作腰封的能力。
周浩然對圖書的腰封很不喜歡。
對經常買書、看書的人來說,腰封簡直就是累贅。每次新書買回去,第一件事就是拆開包裝,扔掉腰封和外包裝,給圖書還原真實的面貌。
看書就是看內容,花里花哨的包裝沒意義。
不過,大部分人一年也買不了一兩本紙質書,包裝就很有效了。八十年代日本出版行業出現了一系列的惡性競爭,腰封設計從紅海中拼殺出來,就是因為可以讓書看起來更精品、更高檔。
周浩然知道產品包裝的意義,“我們做不了?”
李長興道:“如果要做,也可以,但是成本太高。而且效率低,我們沒有相關設備,得手工去加腰封。”
周浩然道:“沒必要,我也看過腰封設計,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書才有。”
“同樣的書,有腰封的設計,銷售量就是比沒有的高。”李長興對此就感到很無力,“對方是新的印刷廠,設備更新,他們能夠低成本的做出來,這是他們的搶單優勢。”
周浩然點了點頭,“我們得全面的更新設備。”
“那費用可高了!”
李長興覺得這不可行,以中博書局現在的實力,可做不成這樣的大事。
周浩然瞇起眼睛,“現在印刷行業的競爭,還是太克制了。”
“嗯?”
李長興微微一怔。
周浩然緩緩道:“我記得之前《少兒百科全書》的時候,我看過你給的數據。印刷廠這邊的利潤率很高啊。100塊錢的印刷成本,實際上能賣出300塊錢,能賺200塊錢。”
“對。”
李長興點了點頭。
周浩然失笑道:“只看這一點,這就是暴利的生意啊。”
李長興很為難的說:“這只是毛利啊,還有人工費、設備折舊費,還有這么大廠房的水電費、土地使用費,到手能賺100塊錢,就算不錯了。”
周浩然道:“這也算是很好的生意了。”
“好嗎?”李長興苦澀的一笑,“前幾年是挺好,從去年開始,形勢就不那么樂觀了。墊資出版,需要自籌資金去申請貸款,也是麻煩事。”
周浩然搖搖頭,“你的生意模式太客氣了。”
“客氣?”
李長興惶惶然,不知道這個詞要怎么理解。
周浩然沉聲道:“換句話說,就是太軟弱了!”
“沒有吧?”
李長興不承認自己軟弱,在海港的同行里,他的作風屬于狠的。畢竟出版屬于文化產業,行業里基本都是文人。
李長興的文化修養不太高。
草莽氣十足。
再軟弱,還能比那些文人出版商軟弱?
純粹就是時代變了。
李長興道:“主要是我們的設備太老舊。很多國營印刷廠,他們的設備可能比我們還老舊,可他們能活的很好,是因為可以接政企單。比如印刷報紙,這種單最容易、最賺錢、最穩定。可那都是國營單位之間的合作,輪不到民間機構。”
“外因永遠都是客觀原因。”周浩然不同意他的說法,“內因才是核心要素。”
李長興試探著問:“周先生,你是不是有什么好辦法?現在出現了一些同行,他們的設備就是比我們的先進,我們就是競爭不過。”
周浩然道:“技術問題那只是業務層面,只要戰略設計得當,可以掩蓋掉技術性缺陷。”
“是嗎?”
李長興對周先生的這種大詞,總是跟不上思路。
反正現在三方合并了。
就看周先生有什么錦囊妙計了。
周浩然冷冷的道:“長興出版社的下一步計劃,就是要干死所有民間的競爭對手,不留任何情面!”
“不會吧?”